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搏斗,搏斗致死——跟我读名著,《鼠疫》

《鼠疫》 是阿尔伯特·加缪( Albert Camus)于1947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场席卷法国阿尔及利亚城市奥兰的瘟疫,最初老鼠大量死亡,到第一个鼠疫患者的死亡都没能引起当局的重视,直到每日死亡人数飙升,当局才认识到鼠疫的严重性,开始了封锁小镇等一系列措施,主角医生贝尔纳·里厄是个贯穿故事始终的中心人物,他自始至终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战斗在抗击鼠疫的第一线,每天工作20 小时,与生病的妻子相互隔离, 最终独自一人承受妻子病逝的痛苦。他认为同鼠疫做斗争的惟一办法就是实事求是, 做好本职工作。他勇敢坦然地接受人性的考验: “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不感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做一个真正的人。” 他虽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无法彻底消灭鼠疫, 却仍为遭受浩劫的人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里厄不同意神父对鼠疫的“天意根源”和“罪孽惩罚”之说, 他不向上帝祈祷求救, 而是全力以赴地同邪恶和死亡展开顽强不懈的斗争。
加缪通过里厄表明了人应该正视恶、抵抗恶、战胜恶的人生哲理。新闻记者兰伯特受巴黎的一家著名报纸委托来奥兰调查阿拉伯人的生活情况, 因鼠疫的爆发被困在城里。起初, 他把个人的幸福和爱情视为高于一切, 千方百计想逃离这座瘟疫横行的城市去与恋人团聚。当他亲眼目睹里厄医生不顾妻子病危与其他人一道为救治病人劳碌奔波时, 深受感动, 选择留下来与大家并肩作战。在里厄医生的带领下, 市民们纷纷行动起来, 形成一股强大的抗击瘟疫的力量,最终战胜瘟疫,迎接那不知是胜利还是失败的结局。小说结构简单,其中的故事设定可以在不少灾难电影中看到。
在大多数读者眼中《鼠疫》是加缪小说中最”阳光“最积极的一部,认为他它体现了”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主角更是一个忘我奉献,领导众人与恶势力搏斗的英雄。但在笔者看来并不是这样,鼠疫的悲怆甚至比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要残酷的多,当鼠疫来临时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活不下去,甚至医生与志愿者都知道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但是里厄医生还是拼尽全力去治疗患者,安慰患者,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在面对鼠疫的时候,死亡已经不再变得重要,任何人都没办法选择死亡,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其搏斗,要么搏斗致死,要么就以人类的不屈战胜必然的死亡。故事最后,瘟疫离去,喧天的锣鼓冲淡了人们对鼠疫的恐惧,但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借里厄医生之口,特别强调了胜利的暂时性:“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问、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等候,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
”这样的悲观警示,让人立即从胜利的欢愉气氛中重又跌回到绝望的境界。在小说末尾“他赢得了什么?他认识了鼠疫,可以回忆鼠疫;他感受过友谊,可以回忆友谊;他正在体验亲情,今后可以回忆亲情,这就是他应得的东西,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在鼠疫和生活两种赌博中,一个人能够赢得的,也就是认识和记忆。”“可鼠疫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生活,如此而已。” 所有人在这场战斗中都没有取得丝毫的胜利,他们没有战胜瘟疫,他们只是等到了瘟疫的离去,瘟疫疯狂地突然袭击城市,把所有人玩弄了一番又突然离去。即便如此,里厄医生对于鼠疫的结束还是高兴的,“只须看到这种符合人们心愿的东西存在就够了”。追求团聚的人得到了团聚,而那些超然的人,那些向往着某种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东西的人,那些在这里死去的人们,都没有找到任何符合他们心愿的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