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记瞿秋白(一)

2023-03-14历史散文瞿秋白 来源:百合文库
六月的福建长汀,骄阳如火。
他坐于八角亭中,卮酒独酌。
无人知晓在这一点时间里,他想到什么。他是否想到妻子女儿,他是否想到无忧的少年时代,他是否想到这匆匆一生里与他人、与自己做过的斗争,他是否想到六月的故乡常州。
无人知晓。
他此刻就如初生的孩子,毫无牵挂,他不再是某个阶级、某个派别的人,他是他自己。
他道:“此地甚好,开枪吧
。”
瞿秋白是一个****者,是一个从容赴死的斗士。他十八岁开始加入政治运动,二十二岁时在苏联教授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罗亦农、任弼时等人都是他的学生。1922年,二十三岁的他返回祖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领袖,是中共的最高层。他引领着这个年轻政党的走向,在混乱复杂的国内局势下,勇敢地寻找一条新的路径,走向未来、走向光明、走向梦想。
但他未成功。他在党内的政治斗争里浮沉,在病痛的折磨里挣扎,最终被叛徒出卖,身死异乡、壮烈牺牲。一切,都终结于一九三五年六月的福建长汀。
他本可以不这么选。在那样的乱世,选择留在苏联安稳度过余生也可,选择做一名俄语翻译也可,选择跟随势力颇大的国民党也可——这些都是同时代人所做出的选择。他完全可以默默地跟在人潮后面,让历史掩住自己的名字,平静地活过一辈子。
假如能返还时空去问问他,为什么不跟在别人后面走?那样应当能少走弯路罢。
大约,瞿秋白那坚毅的脸上会露出视死如归的笑,说:跟着走,也不见得能省心省力的;与其那样,何不独闯一路、跟从内心呢?
瞿秋白是一个江浙传统式的文人,是一个清秀且博学的书生。父亲擅长书画剑道,母亲精于诗词歌赋,他也爱文艺。他曾梦着一生投身于中国文学,他在政治的舞台上表演,心中却始终撂不下对于那一点旧梦的怀恋。
他走在马克思主义红色革命的这一条路上,却摆脱不了中国文人的“血统”。在人人热血、人人高喊的时刻,唯有他觉得落寞、觉得黯然。
他完全可以放下那份念想。在那个时代,有人为了斗争而斗争,也有人为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而斗争。瞿秋白也可以,可以掩埋起内心的想法,只留给历史一个高大形象。他是中共的最高领导,亲自指挥数次起义,乃至最后慷慨赴死,于刑场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他的故事可以到这里结束,他将成为伟大的革命偶像、无可争议的英雄。
可他拒绝这种活法和这种死法。他死前留下绝笔《多余的话》,他以那支属于中国文人的笔——而非革命斗士的笔,由内到外将自己彻底地剖开,向所有人坦白他的灵魂在书生与革命者之间的挣扎,坦白他这一生政治活动的身不由己。他不要自己成为一个被人歌颂的空壳,他只求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他活得坦荡、活得无怨。他倾一生付与中国的重生、付与心中的伟大梦想。他不是亲苏或妥协国民党的哪一派,他就是纯粹一中国人,以一己之身,去学习先进思想和经验、去撰文纠正党的路线。他无数次想要退缩,他心中的逍遥常常化作一种怯懦。但他一次又一次独立地、真诚地面对内心,在存留文人气质的同时,又如历朝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士大夫一样,在国家有难之际、在百姓流亡之际、在使命落在自己身上之际,隐忍而勇敢地举起刀笔,用血肉之躯迎上历史的车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