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良堂】洗冤记(京城篇:十)

2023-03-15孟鹤堂周九良良堂 来源:百合文库
上一篇回顾:【良堂】洗冤记(京城篇:九)
勿上升真人,谢绝转载
【良堂】洗冤记(京城篇:十)
孟鹤堂搭在小公子肩膀上的手一僵,然后缓缓滑落,扭头看着周九良的神情,他只是轻飘飘的回了一眼,微怔而已,似乎并没有十分惊讶。
四目相对,孟鹤堂和周九良急忙欲掀袍行礼,却被小公子拦住,“不必多礼。”孟鹤堂只觉得脑海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可是他不知道该如何抓住。
一行人到了大理寺,刚一进了大堂,就瞧见石柱一侧躺着张昌的尸体,和满地鲜血狼藉。正坐高位之上孟廉一看见来人,急忙迎上前来,下跪行礼,“微臣叩见皇上。”
“平身。”小公子颔首。孟鹤堂给父亲递上一个疑惑的眼神,后者则冲他点了点头示意。
“朕听闻今日有人以死状告曹仁阙?”皇帝扭过头,瞧着石柱前的尸体微微皱眉。
“回皇上,正是。”孟廉俯身回答道,“微臣正准备上奏请您定夺。皇上请。”他一边说着,一边引着皇帝往大堂高位上走去。
孟廉垂手立在皇帝身旁,将事情娓娓道来。周九良则着急的蹲到了张昌尸体旁,神色中的悲痛让人看得心酸。
听完孟廉的叙述后,皇帝点了点头道,“彻查。务必查清四名死者的死亡原因,另外既然这四名死者关系到三年前的醉欢楼案,那便将大火案一并调出翻查,此事交由大理寺跟进。”
皇帝边说便伸手指了指孟鹤堂周九良,说,“他们四人是在你们临水县犯得案,你们便暂时留在京城,协助大理寺调查此案。关于此案的所有进度,均直接同朕汇报。”
周九良心中一动,和孟鹤堂一起,急忙行了礼叩谢过皇帝。
皇帝见着他们的模样,似乎是想到什么,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三年前那场大火,朕的兄长命丧其中。”他缓步走下高台,站到孟鹤堂面前,从怀里揣出一锭银子,递给孟鹤堂,“孟大哥。”
“微臣不敢。”孟鹤堂急忙行礼。
“朕也需要一个真相。”把银子塞到孟鹤堂手中,背手离去,那个君临天下的身影,却显得有些孤独单薄。
当众人回过神后,皇帝已经离开了大理寺。
“九良。”孟廉踱步到周九良面前,“张昌携带的所有物件文书本官均已让人收好存放,这尸体…大理寺需先带走检验,待定案后,再归还于张昌家人。”
“大人,张昌是孤儿,也不曾婚配,再无其他亲人。到时候请把尸体交予九良,他的后事由我来操办。”周九良松开张昌已经冷却的尸首,冲孟廉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和地面碰撞发出闷声响,一滴泪落在地面上,晕开。
孟廉点了点头,轻叹一口气后说,“关于此案的后续安排,你同鹤堂晚些再来找我。”然后离去。
孟鹤堂伸手扶起周九良,触碰到他手腕时只觉得彻骨冰凉。
“孟哥,我没想到,他说的会帮我…”周九良捂住了脸,张昌的血染在他的脸上,他的目光凄凉的骇人,“竟是拿自己的命来帮,他把命都给了我,何须至此,何须至此…”周九良的声音低沉沙哑,又悲痛的揪心。
“你不用这般自责…”孟鹤堂瞧着他的模样十分心疼,连说出话的声音都有些哽咽,“这不是你的错…”说着,掰开周九良贴紧脸庞的手,逼着他直视自己。
周九良扭头,躲开了他的注视。
尸体很快被人抬走,狼藉的现场也被清理干净,一切似乎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可是大家都知道,一开弓再无回头箭,有些东西注定回不去了。
此时的宫中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皇帝前脚才刚踏入文德殿,殿门便被推开了,太后缓缓的走进殿内,喝退一众宫人,阖上殿门。傍晚时分的文德殿被几分昏沉笼罩,香炉里的檀香还未燃尽,散发着幽幽沉沉的香味,皇帝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压抑。
“皇儿。”太后一步一步逼近皇帝,与他对视,开口唤道。
“母后。”皇帝不喜欢这种被压抑着无法喘息的感觉,但他还是恭敬地回答道。
“哀家听闻,你让大理寺彻查曹仁阙及三年前大火案,可有其事?”太后转过身背对着皇帝问道。
皇帝没有回答,抿着嘴以沉默对抗。
“你真的以为,查清楚当年的大火案是件好事吗?”太后继续问。
“母后,死于大火中的人是朕的兄长。”皇帝的攥紧了拳头,固执地说道。
太后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如今已长成一国之君,她笑了笑,笑容里带了些迷茫和脆弱,“那他又何尝不是哀家的儿子。”
“你父皇终其一生,也只有你们俩儿子,如今只剩下你一人了,若他真有在天之灵,定希望你能好好的。”太后叹了一口浅浅的气,理了理宫服,换下满脸的倦怠朝殿外走去,
“皇儿,你既已登上帝位,母后望你自省为君之道,三思后行,更何况,身在帝王家,你得学会接受那些不得已。”说完后,踱步离开了文德殿。
皇帝盯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分明身着庄重华丽的宫服,那个身影却似乎被什么压得有些伛偻。母后老了,皇帝如是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