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当我们在讨论星际战争时,我们在讨论什么(1)

*本文的讨论基础基于鄙人的小说,不涉及地球真实历史或其他架空世界观,存在大量假定条件,阅读前请注意。
首先,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咸鱼号故事发生的宇宙中,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组织形式。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生产要素包含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管理、机器设备、资本等,缺一不可,尽管各要素间存在可替代性,但替代程度不高。比如生产效率低下的机械设备,可以靠雇佣更多的工人和延长工作时间来提高生产量,代价是需要支付更多的工资,承受更高的设备折旧率。
无论是资本的逐利性,还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效用最大化,都需要考虑如何在要素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的效率。
故事发生在一次全银河级的大萧条和类似西罗马帝国崩溃的背景之下,原本全银河的人类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帝国的各个残余殖民地不断消退,剩余的资源不断被消耗。
伴随着原本建造的大型船舶,太空都市和各种工业设施因为缺乏维护而遗弃,大量的人口下降,需求消减,工业体系降级随之而来,直到各个互不联系的政权衰退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以埃拉西亚邦联这个边陲之地的小国为例,埃拉西亚邦联的母星是斯坦德威克,在人类帝国崩溃时遗留了大量的工业设施,其中有许多工厂不可避免的被遗弃,无数科技丢失,但至少在停止衰退时,斯坦德威克保留了相对较多的旧帝国遗产。
埃拉西亚的经济以这些遗产为中心重新发展起来,不断向外扩张,直到达到当前政府组织形式和科技能力的统治极限。
经济要素可以简化为三大循环,即原材料,生产能力,市场。
提供原材料的矿场则广泛的分布在各个星系的硬质岩石行星、小行星带和气态行星上。
因为缺乏宜居行星,大多数工厂都建造在靠近类地行星的太空城市中。如果要把工厂建造在地面,需要面临腐蚀性剧毒大气、异常重力、陨石、地震火山活动等等问题,而在星空中只需要应对陨石雨和恒星风暴。
如果不做限制,工厂和太空城市一般倾向于聚集,因为太空中运输成本很低,巨型建筑也没有重力的约束,可以随意在三个维度上堆叠。
但是物资采集能力受限于零散的各个矿场限制,分散在广袤的各个星系中,每个资源行星,小行星带和恒星都只有少量的产出,所以太空都市和聚居点也不得不随之分散。
所以邦联的国内经济市场,是由数百个贫瘠的星系出产少量资源提供原材料,在附近几个交通便利的星系中建造初步精炼厂,就近进行加工,再运输到几个大型工业都市中加工成产品。
轻工业品,诸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医疗器材等,由各家批发商订购后批发到各个居民点,进行零售。
重工业产品,诸如居住空间站的预制组件,船舶,大型工业设备之类,由企业和政府购入后需要运输到订购的星系。
无论最终产品为何,都依赖复杂的星系间航运网络。
大多情况下,一件产品的生产,会依赖于全国各地的供应商提供的产业链,所以哪怕一个工业空间站所在的星系因为某种原因与国内断开联系,其他星系中的下游产业就会受到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