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我所喜欢的是轻小说但不是轻小说 ——论wuyaaaa《开罐头》

2023-03-16轻小说书评和风雅颂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和风雅颂
开罐头
先把@wuyaaaa的这篇文章放上来,因为我们本次讨论的主题内容就是基于这篇文章的。
我在此建议每一个点开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也去看一眼这篇文章,看完了别急着做出评价,因为这篇文章的确比较难懂,而且不乏暴论,。我将尝试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解读这篇文章,并用较为和缓的方式重新讨论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延伸出其他的一些我的看法。
先说这个“黑屋子”。
其实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黑屋子”话题的时候,觉得即视感尤为严重,所以忍不住笑出了声。套在轻小说的框架里大致是这样的:贴吧/知乎/某群里,某轻小说的同好们在聚众吹嘘自己刚看的某本厕纸,并舔起了老婆。此时一位不明真相的新读者路过,说woc这本轻小说这么好看的吗?快点让我康康!
然后结果是很不幸这位读者的电波和这本轻小说完全对不上,看了一两章的该仁兄满头雾水,然后很白目地回到原帖/评论区/群里写到,这本轻小说逻辑混乱内容空洞,人设也很老套,哪里好看了啊?
别说沙雕网友了,是我我也想打他。
于是被猛喷一顿的该读者就到处像祥林嫂一样哭诉自己的经历,并恶狠狠地说,《XXX》就是本垃圾厕纸,大家千万不要去看啊!
由于他这番行为实在太沙雕了,于是遭到了一众路人的鄙视,最终落得了一个凄凄惨惨的下场。
这个场景把轻小说换成动画、漫画、寨游之类都相当适用。毕竟聪明人各有不同,但全世界的沙雕都长的差不多。
嘛,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回到正经的的话题上来。
先说说这个认同感的问题。
黑屋子所引发的闹剧的起因是什么?是后来者无法在这个黑屋子里找到能让自己感到认同的东西。放到轻小说的话题上,就是被推荐去看某部轻小说的读者觉得这本轻小说不合他胃口。这又是另一个难办的话题了,因为大家往往默认,被大众所认同的所谓“有趣的轻小说”一定是有可取之处的,大部分人应该都能从中获取乐趣。然而事实看起来却并非如此,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完全读不下去,觉得这部轻小说读起来如同嚼蜡,索然无味。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首先要讨论另一个问题,当我们在读轻小说时,我们在做什么。
答案简直呼之欲出了,我们在幻想,在意淫。
轻小说也是小说,是文学作品,是所有具象化的表现方式中相对较为模糊,留给读者的空间相对较大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想要用文字把一个画面确切的描绘出来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有句老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文字内容再详实,读者还是要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完善出一幅并不确切,夹杂着主观的想象的画面出来。
轻小说是一种更加洒脱,更加浪漫的文学作品形式,所以会出现更多超越常识的玄幻的场景,也就给了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具体的人设和有限的插画补正,基本上每个人心中对这本轻小说的印象也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作者所创造出的这个轻小说世界符合你的预期,里面的人物能让你感到“萌”或“燃”,你就会觉得这部轻小说有趣,并在脑中构筑出一个你自己的幻想世界。反之,如果你无法理解作者想让你理解的有趣的点,你就完全构筑不出来属于这部轻小说的世界,唯一的几个零碎的印象还都是一些无聊的东西,自然就不会再产生看下一卷的冲动。
也就是说,我们喜欢的轻小说不是轻小说,而是这些符合我们预期的设定。我们将自身所期望的东西寄托到轻小说上,轻小说也给你这样一个构筑自己理想世界的空间,双方互相适应,互相补足,这就是所谓的轻小说的黑屋子。
如果再讨论动漫作品的黑屋子我能给你说到明年,所以其他话题我们就先放下不提,说说一些由黑屋子而延伸出来的新的问题。
对大多数人来说,动漫作品也好,轻小说也好,都不过是一个还没有那么非主流的自我放松,自我满足的娱乐方式而已。它们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海报、手办、周边等)都是用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商品。一旦把这些宅圈产物看做商品,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业界越来越喜欢打擦边球了:因为这么做自家产品好卖。
为什么加上擦边球,也就是所谓的媚宅元素会让这些宅系商品更加好卖呢?自然是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阿宅们喜欢这些模糊不清,但又不越过界限的东西,因为它们能在黑屋子里满足自己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隐秘的幻想。我们自嘲我们自己都是绅士,不代表我们真的就是变态。
为什么近来越来越多的人会跳出来批评动漫、小说插画过于暴露?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吧。
其一,当今的年轻人越来越能接受动漫、游戏、轻小说等宅圈的娱乐方式,这种原•小众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好事者的目光。他们可能并不会看这些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的东西,也并非真心觉得露点肉有什么不好的。他们无非是为了博人眼球,给自己找一些可悲的存在感,可能明天就去喷哪个明星有伤风化了。他们以此为乐,即使去掉所有的擦边球内容,他们还是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其二呢?还是近来业界越来越喜欢偷懒了。他们见到一两家凭借擦边球大获成功,自己就无脑模仿,要求自己旗下的作品也必须要加入此类内容。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卖肉的内容越来越泛滥,卖肉的方式也越来越无脑。很多时候我看到一些沙雕作品写得一塌糊涂,连卖肉都毫无逻辑,我也是要开喷的。我要是真想看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我就不会来读轻小说了。
总结一下,卖肉这件事本身是无罪的,在文艺作品里讨论性本身就没有错,关键在于度。好的作品自然连卖肉场景都处理得合情合理,让人看得舒服,大家自然都喜欢看。
(——————手动屏蔽一下,这一段大致是对上一句和下一句的论证和链接——————)
把黑屋子里的幻想带到现实世界里的人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我和wuyaaaa可能产生分歧的地方了。
在讨论我与乌鸦之间的分歧之前,我们先聊聊先知,并借先知引出分歧所在。
先知很强,这一点在我们书评组里是公认的事实。之前在群里引发的几次关于先知的争论最终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吹捧先知大赛,就非常之抽象。争论中木君提到,先知大获成功的高赞书评无非有两种,一是将书评所评价的轻小说在轻小说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横向对比,借其他的一些有名的轻小说来发表评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将书评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跳脱出轻小说本身,说一些轻小说之外的事。
我当时真的相当认真地觉得这几句话说得相当有道理,然后过了很久我才发现这人原来说的是废话。
搞得好像还有什么别的出彩的书评写法一样。
首先,先知真的那么喜欢横向比较嘛?
我重新去翻了一溜先知的书评,的确有此类佳作,比如一篇和本文标题相同的论妹非妹的文章,把妹非妹和其他几部同质性极高的妹系作品横向比较了一下。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先知也并没有特意去对同质性低轻小说做多余的横向比较。所以,我认为先知的书评的亮点并不在于此。
在先知的大部分扫雷以外的书评中,最吸睛的反而是他一点点地捋清轻小说的脉络,以一个纯粹的观测者的角度理清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发表含混不清但又具有先知个人特点的,以客观的话语掩盖自己的主观看法的总结的过程。
说这句话差点累死我。
也就是说,先知并非是那么一个喜欢引经据典横向比较的书评人,不如说绝大多数的书评作者都会偶尔使用横向比较的方式来增加自己书评的可读性。
然后,也是我们分歧的产生点,先知的所谓跳脱出轻小说,与现实相联系的书评。
这里他举出了一个相当有力的例证,我把链接放到这里。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60757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60757
这篇书评非常之关键,一方面,这篇书评对我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也绝对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书评,另一方面,这一篇书评似乎非常能印证wuyaaaa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写书评的,和偏僻乡下的黑屋子的最初的使用者,酒馆男人,是没有区别的。我们明白黑屋里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幻想却不愿承认,并自欺欺人,最终导致书评止于轻小说间的横向比较,触碰不到现实。
他觉得这样是不合适的,书评也好,我们也好,想要更进一步,就一定要跨过这个坎,打破幻想与真实的界限,以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无法被复制的,可商业化的成功。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立场。
我也说了,先知那篇书评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想没有人像我一样受到这篇书评那么大的影响。正是这篇书评让我走上了书评人的道路,并且对我最初的书评方向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是我点赞最高的两篇书评之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549794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549794
可惜书评里点赞最高的是另一篇评猪头少年的书评,而那篇书评我是用的横向比较法写的。
我在漫长岁月里遇见了你,这就是最强的都市传说了
我们仍然是用好用的黑屋子模型来分析两种书评的区别。
横向比较的书评,事实上就如同wuyaaaa所说,我们是在黑屋子外的酒馆和旁人吹嘘,说我们经历了一次美妙的冒险。然后为了表明我这次的冒险的确很美妙,我们向其他听众保证,这次冒险与那个我们都听过的冒险故事同样有趣,仅此而已。那个冒险故事一般是大家都听过的冒险故事,有不有趣不要紧,但是它一定要有足够的知名度。
我们作为故事的转述者,要让其他人对我们的故事产生认同感。所以我们就取个巧,用一个已经得到足够认同感的小有名气的故事来吸引路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我要让读者在没有看过我所介绍的轻小说的情况下,通过于几本之前可能看过的轻小说比较来想象出我所介绍的这部轻小说的内容,然后认可我的观点,即我所介绍的轻小说很有趣,我,大成功。
而先知那篇龙王书评也好,我那篇书评也好,都把话题引到了轻小说之外的现实世界中,并且以此为核心,进行拓展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发出我那篇书评的那段时间我们在群里认真地聊过,这样的书评到底算不算书评。当时的我还是个纯种萌新,于是相当动摇地怀疑了自己未来的书评写作方向。在那之后,我也没有再写类似的那种书评,转而尝试着用更加轻松的语气,以一种半书评半杂谈的形式在进行新的尝试。
虽然当时先知自己都出面说,只要带上轻小说的话题,就是书评,没问题的,但我还是果断地放弃了这样一个书评方向。原因有很多啦,其中最关键也是最直观的一个原因就是,适合这样写书评的,也就是能作为素材的此类轻小说实在是少之又少。经由大幅度的艺术加工的轻小说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往往与现实世界中有着不小的偏差,适合搭配轻小说一起讨论的现实话题也实在不多。我想这也是此类书评无法成为主流的原因之一吧。
其次就是这类书评的作弊属性吧。
我们说了嘛,轻小说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文学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轻小说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了偏差,作者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为轻小说打上了拥有作者风格的烙印。作者写轻小说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盖黑屋子的过程。
黑屋子是承载幻想的,而你幻想里的人物的行为不一定合情合理,。也正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合情合理,剧情才会显得特别,异于现实的东西才足够有趣。
但是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并非每个读者都能认同书内所描述的内容,所以有的人会觉得这部小说极度有趣,有的人却完全get不到有趣的地方。可是如果把其中一个点拉到现实世界中来,单就现实中的人和事进行讨论,那我所讨论的内容就一定是合情合理的,并且我保证所有的读者都多少有这样的经历或是听说过类似的事。这个时候我是不需要去博取你的认同感的,因为你基本上不可能全盘否认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再想办法加入一些足以煽动人心的内容,读者对其是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
就好像这段话,当时看到先知书评的我一定想不到,就好像当时看到我书评激动得难以自已的冰格,此刻冷静地看着过去的自己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的书评反而会将我们自己束缚,它不但拥有较为严苛的先决条件,写多了也容易让人感到反感。
把黑屋子里的窗户纸上戳一个洞往外看显得神秘而有趣,但是把窗户纸捅烂了让风灌进来就显得很蠢了。
黑屋子是有天花板的,我们伸手就能触碰得到,这是轻小说给我们设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我们是绝对自由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象空间膨胀到无限大,但无限大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触碰得到。但是一旦你走出这个黑屋子,想要在真正广阔无垠的青空下去体会黑屋子里的一切的时候,反而会被束缚住手脚,因为我们什么都触碰不到了。能看到的真实之物无穷无尽,能够完全满足我们预期的少之又少,能被我们切实触碰到的几乎没有。这样一来,看似真正无边无际的广阔世界,反而比黑屋子还狭小。正因如此,我们没必要去捅破想象的幻境,这样就太不浪漫,太不解风情了。
黑屋子什么都装不下,只能装的下幻想,尤其是无法现于阳光下的幻想。所以但非必要,我们还是让这些幻想好好呆在黑屋子里,不要跑到现实世界里来吧。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86610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