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古事物语·起源·北国篇·其三

2023-03-16架空历史英雄史诗文豪试炼场 来源:百合文库
那是阿提拉离开洛崤第二天传来的悲报——
当代的皇帝,爱新觉罗·仁攸被皇子爱新觉罗·明允发现死在了书房里。
这个年逾五十的男人蜷缩在桌案前,双眼看着桌案上的政论,脊柱僵直得像是一截树桩,瞳孔涣散,手旁的棋盒被打落在地——被他挣扎时的一只手打落在地,而他另一只手紧抓着胸口的衣物,就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冲破他的胸腔。
一个惯用的瓷杯在地上摔得粉碎。
“尸检结果出来了,殿下。”
何道原站在明允的门前轻声说着话。
声音并不大,却轻柔得刺痛耳膜。抱着双膝蹲在角落里的明允默无声息,将头深埋在身体的深处。
想必殿下是在悲伤吧,但,国家不能因上位者的死亡而终止,虽然对当事人分外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陛下喝的酒里被下了马钱子。”何道原垂首而语,向前挪动了半步,没有走进房间。
皇帝、爱新觉罗·仁攸,死于毒杀。
倘若说没有内部人员参与,想毒杀皇帝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的饮食从选料开始甄别,再到料理人出身的筛选、菜品酒水的试毒,从中涉及人员不下十处。不管是什么人,想要靠毒药杀死皇帝,必须是能够轻而易举收买与避过所有的检查,并能够走到皇帝幕前,才有临时下毒的机会。
这样一来,犯罪者的身份就很明显了——一个能够时常接近皇帝的高官、一个暗怀杀心的贴身侍从,抑或是皇帝的亲属。
可是,身为大臣的高官想要动摇爱新觉罗家百年基业翻身成为皇帝,这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想要位极权臣,何必刺杀皇帝;至于皇帝的贴身侍卫,倘若心怀旧怨,何必下毒,反正下手之后难逃一死,手起刀落的事情不必这么复杂。
那么,最有可能的预谋者,就是那些亲王了。但那些亲王根本不住在帝都,如若是远距离指使人投毒,风险未免太大——那些老狐狸根本不可能去赌博,要不然早在皇帝刚刚即位根基不稳的时候就下手了。
何道原在赶来的路上考虑了很久,一直猜想投毒者的目的和身份。
简单的直线逻辑——既然不可能是内部人下的手,那么只可能是外人了。罗马帝国近年来和我国毫无交集,而敌对我国的两国,北方的匈奴、东面的近江,一国现今内乱不止,一国因为之前的宗教教徒起义而元气大伤,人选应当是在这两个之中。
不过,他思考这些也毫无用处——他不过是个皇子身边的贴身侍从罢了,至于投毒案的调查,那是刑部的事情。
“呐,道原卿。”
殿下细小的呼叫声终止了他的思考。
蹲坐在角落里的明允,话语声如同溺水的婴儿般脆弱纤细。
“杀了父亲的人……”
青年的声音充满了悲伤与无端的勇气。
他像是下定决心牺牲自我的勇士般鞭挞着内心,说出最后的词语:“……是我啊……”
“殿下?”
前所未有的恶寒、恐惧、不安、悲伤,涌上心头,何道原颤抖着询问答案。
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殿下怎么可能会杀掉亲生父亲……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告诉我这是假的好吗?这根本不是该开玩笑的时候啊,殿下?!
他张着嘴,想要说出这些质问来,却说不出一个词来。
明允抬起头了,看着门前踉跄着朝他走来的何道原,双手的骨节捏的泛白。
他根本哭不出来,想哭也没有眼泪,他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身上还有血液在流淌,衣服贴在身上,冰冷似铁。他确实是在悲伤,为父亲的离世而悲伤,就像是他的灵魂早已冲出了他的身体放肆哭泣,他已经流不出一滴泪来。
“那瓶酒……是我拿去给父亲的……是匈奴人带来的贡品……”
明允断断续续地陈述着事实。
何道原站在房间中央,看着面前脸色单薄的殿下,耐心地听着。
说起来,殿下好像酒量很差。
他不由得回想起小时候明允和他偷着喝酒结果明允喝了一口就酩酊大醉的场景。
既然殿下不会喝酒,自然毒酒喝得就少了。马钱子喝得越少,毒性越差。
这也多半是殿下没有和仁攸陛下一同辞世的原因吧。
他如此断定了事实。
对啊——说起来,好像作为贡品的酒类,多半是直接汇入酒藏的吧——连检查都没有——被人钻了空子啊。
思维越来越清晰,而眼球就像是点燃了一般灼热,双腮微红。
“是——匈奴人的酒对吧?!殿下!”
何道原全然不顾身份,站在皇帝的唯一子嗣面前大叫,红了脖颈。
他由衷地觉得愤怒。
“殿下!”
明允空洞地望着面前这个变得有些陌生的侍卫,说不出一句话。
“殿下!”何道原索性跪伏在他面前高声疾呼,“盖今有匈奴之人,慢侮天地,悖道逆理。宴杀其王仍不知满,犯我国威,鸠我皇帝,我投之以恩慈而报我以世仇。其国也至斯。微臣于此,惟愿殿下收整哀肠,解文袖,着猎装,是以昭告天下,急得军民相助,破匈奴国都,以报国殇……”
明允放下膝盖,双手自然地垂落在地,眼神越过跪伏在地的好友,望向一无所有的墙壁,听着何道原张口即成的檄文,待到他言语尽了,才开口答复:“道原卿,匈奴……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他泛着病态的腮红,低头贴着何道原的头顶说道:“父皇已死,主内政的右宰相必然退隐山野,檄文无人所写,暂且,就交给你了。”
从当今的右宰相退隐起,你就是右宰相了。
言外之意,莫过于此。
“微臣,得令。”
他庄重地跪伏在地,三叩首,随后起身收袖,以觐见皇帝的礼数面向着明允碎步退出房间,转身昂首挺胸离开了。
将殿下的话带给在朝堂议论的大臣,这是他的职责。
看着何道原离去的背影,坐在地上的明允低着头,却再无悲伤的神色,满脸欣喜。
——难道此前的悲伤是假的吗?——当然不是,光是靠演技,是骗不了才拜见过他的一路朝臣,就连毒酒他也一并喝了。爱新觉罗·明允,毫无疑问,是在真切地为父亲的辞世而悲伤。
但他同样为父亲的辞世而欣喜。
——这个国家是我的囊中物了。
就像是粘稠而阴冷的蛇爬过草丛,他的脑中划过如此想法。
——这如何不让我由衷欣喜?
理所当然,他的悲哀与喜悦并行不悖。当然,仅限于独自一人的时候。
这么一来,我国对匈奴国的侵入战就不得不放上前台了。
理由么,我方占得大义。
他思考着未来的打算,起身走到窗边,撩起了窗帘。
脚步并不算稳,摄入了马钱子造成的亢奋与疲惫还未消退,但在旁人面前姑且是可以行动了。尤其是这种时候,身为继承者的自己必须要有表现才行。
于是,他扶着墙,推开房门,深吸一口气,朝自己的“战场”进发了。
而此刻的何道原陷入了争吵。
说话的那人毫无疑问是反战派的“枪手”,口口声声争执不休。
至于所说的内容,他倒没有仔细去听。
实际上,他也没有资格在政事堂上和大臣们争论——他的身份不过是个挂名的侍卫官罢了。
“我们早就叫派司库来反复确认过了。在殿下拿酒之前根本没有人碰到那些贡品——难道你的意思是殿下下毒杀害了他的亲生父亲吗?”
——如诸君所见,另一派也不过是这种论调。
得知皇帝死讯,左右宰相纷纷缺席,就算聚集在政事堂中议事也毫无进展。
身在一片嘈杂之中,他无可奈何地望向门前檐下的空燕巢,心情却无处排解。
身为引起争论的人,他无权先行离场,而以他的身份,根本无法加入争辩——这正是他心情淤塞的缘由。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无趣的时间并不长。
众人的争论被不速之客的到来而终止。
明允拖着乏力的双脚,推开了门,扫视着各式各样的表情,随后迈过门槛,朝政事堂北侧的最高位走去。
人群由喧嚣而沉默,宛若流水中游过鳟鱼,他们自然而然地为王位的继承人分开了道路。
青年人抱恙前行,穿行在一片沉寂之中。而沉寂的人们随着他走过的足迹转过身来,看着他登上台阶的背影,随即低下头去。
何道原也随着人群的行动而低下头去,站在了队尾,等候上位者的发话。
台阶一共十七级,是先皇仁攸即位时重建的,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历史。而等到明允即位,这里就会是十八级台阶了。
青年人抬起脚来,从从容容迈过阶梯,木制的鞋跟踏得白玉雕琢的截面铮铮作响。时间像是突然间停滞了一般,明明不过十余步的路程,低着头的人们却感觉像是过了数十年——抑或是倒退了数十年,那时,爱新觉罗·仁攸正是在这里登上了王位,而非是在朝堂。
明允终于站到了那张古老到生蛀的木头椅子前,折身坐了下去,单手撑着头颅,另一只手捂着嘴,咳嗽了几声,这才直起腰来,开口说:“父亲的事情,实在是叨扰各位大臣了。”
真是让人吃惊——这根本就不应该是皇帝继承人对下属的态度,更像是市坊间的平民做派。但不管怎么说,大臣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向他的慰问道谢:“这些都是臣下的本分。”
“是吗?那就真是再好不过了。”明允说着露出了微笑,“接下来,各位就着手做好攻打匈奴的准备吧!”
“怎么了?不乐意吗?”稍作停顿,他如是询问。
没人回答,但是那些细小的表情却出卖了他们。
在反复权衡利弊,揣度着他的真实想法,还有些循规蹈矩的家伙,明明活在当代,却和几百年前那群“古董”没什么两样。
——原来如此,这就是所谓的贵族团体啊。
这还是他头一次直面这群直接管控国家机构运作的贵族们。
“我们还是直白点吧,开诚布公地讨论这件事。”明允说着从王座上起身,离开了高台,径直坐在最高的台阶上,侧着腿,活像是个驿站里的跑堂小二。
——这不仅仅是不符合规矩,更是对古礼的根本性践踏——所谓皇帝,就必须高高在上才行。
看得出来,那些守礼的家伙站不住了,不过,还是没撕破脸皮直接跑出来训斥他。所以,他坐在地上继续说道:“这是笔很不错的生意,各位——”
“——想必你们都知道贯穿东西的商道有条捷径是穿过匈奴国的国土的吧。拿下匈奴国,那条商道就由你们分配好了。至于我,我只要所有匈奴王族的首级,我必须给父亲与我自己一份交代——这实在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吧?”
作为皇帝却这么商人气地和下臣交谈,恐怕他还是头一个。
因此,这些老狐狸临时准备的腹稿、手段,乃至于平日里伴君如伴虎的演技一类,全然无效了。
堂中低声嘈杂。
明允倒也不在意这些,目光越过人群,望向队末的何道原,看见他略显疑惑的目光,牵强地笑了笑,静待阶下的俗人们商讨出一个上得了台面的说法。
终于,一个半个脑袋都花白了的老头子从人群中侧身走出,略微弯腰一拜,说:“既然您如此下令,我等众人必然负令而为。不过战事急切,还请殿下谅解我等早退失礼。”
说完,他低着头,站在原地等待头上那个没他四成年纪大的年轻人下令。
看样子,这群人多半是觉得有利可图,因此同意了吧。或者说,他们还觉得应该私下再探讨探讨才行。
不过大纲既定,也由不得他们不从。
明允也不得不从地上站起身来,以一个皇帝应有的礼仪微微颔首,道:“均如卿所言。”
于是,这群“商人”认真地对他一拜再拜,整齐一划地转过身,鱼贯而出,直出宫门。
这是匈奴的质子阿提拉离开“洛崤”的第二日,名为“龙纹国”的国家心脏所发生的巨变。整个国家的空余兵力开始向北域集结,距预计的出师时刻,还有四天。
而阿提拉,仍未抵达草原。
文后注释:
1.请注意,本书全文经作者本人授权,由作者本人于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连载,并未与任何网络文学网站实际进行系列签约,未涉及任何著作权侵扰
2.请注意,为响应哔哩哔哩专栏创作准则要求,本书与现有任何
WEB
版存在诸多细节差异
,已属于二次校正版本,如有部分剧情差异,属于正常范畴
3.请注意,除首次更新外,本书将采取一周两次更新的机制推进剧情
,每次剧情更新内容为3000到10000,在对此版本更新内容时,其他WEB版本依旧处于连载中,若出现无法更新情况,将于作者哔哩哔哩账号动态进行说明,并择日补全更新
4.对于本章已出现人物的统计数据:
龙纹国(先代)皇帝——爱新觉罗·仁攸(已死);
龙纹国(皇子)殿下——爱新觉罗·明允;
龙纹国皇家侍从——何道原
5.对于已出现国家情报的统计及说明:
龙纹国:首都为“洛崤
”,作者取名自历朝古都“洛阳
”与秦咸阳城外“崤山
”天险,而国名使用“龙纹”仅为突出这个国家与“龙”这种生物的渊源,在故事中,龙是
作为一种确实存在的生物
遭人敬畏。
镇台
,与省会
同义。龙纹国采取的是,以首都为中心点
,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块划分治理
,镇台即各区块的政治、军事中心

北域镇台

龙岘山

,同样采取与龙有关的命名方式,在《说文解字》中,“


指的是小而高的山峰
,北域镇台——北域最高统治机构,考虑到匈奴国半游牧半雇佣的生活习惯,,应当作为军事要塞来建设
。因此命名为“龙岘山”。而且该镇台确实以名为

龙岘山

的山体为核心搭建了一系列

对匈奴防御工事

。同理,首都

洛崤

是作为中域镇台成立的、完全治理以首都为核心的辐射区块的要塞城市

匈奴国:国名取自《太史公记》中汉朝敌对的游牧民族概称,但故事中的匈奴人并非纯粹的游牧民
,更接近于西欧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生产生活
,即,占据土地的佣兵集体。首都,剧情未出现
罗马帝国:国名来自史实中统治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罗马帝国,其对匈奴防御战线“
长城

——并非
参考自现实世界中的中国长城
,而是参考自
目前英国中部实际存在的罗马长城(哈德良长城)
,罗马长城具有因地制宜建造的特点,仅为夯土与柳木结构,其平均高度大约为
3-4

。本书罗马帝国长城的设定完全套用罗马长城特点。首都,剧情未出现
6.对于已出现历史事件的情报统计及说明:
以阿提拉离开龙纹国的时间为零计算——
负十六年,匈奴国与龙纹国
以北域镇台“龙岘山”为核心进行
了国战
。战争结果为,匈奴
国对龙纹国半属国化
,国王
安吉尔移交
次子作为人质
。阿提拉作为人质进入龙纹国首都核心区。
零年,匈奴王及匈奴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突然死亡
,阿提拉
被释放回国

零年,秋季,阿提拉
被释放回国
,途经
龙纹国北域

零年,秋季,阿提拉被释放
回国的第二日
,龙纹国皇帝死于毒杀
,龙纹国
宫廷决定插手匈奴内战

7.对本章出现的特殊设定的粗略解析——
政事堂: 设定源自
中国唐代实际存在机构
,本书中政事堂具备政治会议、军事会议的举办权限
,作为
龙纹国最高群体决策机构独立
于{皇帝-宰相-百官}体系之外;
“贯穿东西的商道有条捷径是穿过匈奴国的国土的”:
“贯穿东西的商道”设定源自丝绸之路
,本书设定中,商道共分三路
,其中一路起于极东海岸线,路经匈奴国,直达罗马帝国长城
,是行程最短、成本最低、货运量最小
的一条。
P.s.其余两条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出现(其实有条线路在上一节已经出现,请自己找

马钱子: 设定出于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植物果实
,其毒性源于
马钱子果实的种子
,种子主要含有马钱子碱
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
,用于健胃药,极具毒性
。可入药
。马钱子作为毒药
,常出场于东罗马帝国的历史
资料中,阿拉伯刺客与欧洲间谍
常使用马钱子种子作为自尽的毒剂
。马钱子同样出场于诸多文学作品中
,如《基督山伯爵恩仇记》、《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均有出场。马钱子中毒速度极快
,中毒后,最初出现{
头痛、头晕、烦躁、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下咽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
,然后
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
,继而发生
典型的惊厥
症状,最后
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
。以下为中毒急救方法:
轻度中毒,无明显抽搐的:
1、绿豆100克,生甘草100克,煎水频服
2、蜂蜜6克,绿豆120克,甘草30克,水煎频服。
中度中毒,有明显抽搐的
防风6克,甘草10克,勾藤12克,生姜5克,青黛2克,冲服或水煎服。
严重抽搐
蜈蚣3条,全蝎6克,研末一次灌服(小儿减量)。
P.s.如若中毒,如有就医条件,请勿使用以上药方自救
,尽快就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