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妖妖梦:东方Project妖怪的开始

2023-03-16东方妖妖梦妖怪东方Project 来源:百合文库

文/华胥的饿鬼
妖怪这个概念,看起来和妖妖梦的故事关系并不大,但实际上却与其精神内核高度切合。
妖妖梦这个名字,出自清纳言的《枕草子》
①:
“春はあけぼの。やうやうしろくなりゆく山際、少しあかりて、紫だちたる雲の細くたなびきたる。”
其中的“やうやう”指的就是“妖妖”。
ZUN在体验版的附带文档中写道:
“尽管如此,却没有一点春天的气息,这是剧情的原因。”
那么,妖妖梦这个名字和剧情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事实上,妖妖梦的故事,是樱花与死亡的故事,表现的是那种于转瞬之间绽放的死之幻美。而对这种美的追求,是因为日本人对永远寂灭的深刻领悟——幽幽子的符卡,亡舞「生者必灭之理」便是其表现之一。同时,这种领悟又来自于自然本身和佛教的影响。
小泉八云在《和风之心》中写到:
“国土本身,就是一块无常的土地。河流变迁它们的水路。海岸变迁它们的轮廓,平原变迁它们的高低;火山的峰峦或高耸或崩溃;溪谷因火山的熔岩或地崩山裂而被阻塞;湖泊忽现忽隐。连无双的富士山的姿容,它那成为数世纪来艺术家们的灵感的白雪皑皑的奇峰,据说自我到来这个国土以来,也已经悄悄变了样子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亲密的地点并不是出生地,而是埋葬地。所以西行法师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愿我能于春日,死于樱花之下,正如释迦佛祖,涅槃望月之时。”
在这种生死观之下,人们对祖魂进行崇拜,而因之被信仰的祖魂,便称为神灵。日本的天照大神一脉,就可以看作是天皇一系的祖灵。
另一方面,当地自然环境所导致的频繁灾害,让日本人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其中敬畏的成分居多。所以他们时时祈求万物庇佑,故万物皆为神明。这便形成了日本神道教的泛神论。
本居宣长将神定义为“畏惧之物”,这就和东方中“妖怪源于恐惧”或“妖怪需要恐惧来维持生存”的说法很是相似。事实上妖怪和神明在很多方面都相似,譬如说二者都存在“和魂”和“荒魂”的两面性。在此举个例子,以“神”(kami)和“隈”(kuma)这两个词为例,它们就是有关联的。“隈”指的是人的肉眼难以看到的场所,而妖怪中的鬼,原来也有“隐”的字义,两者都是“躲在幽暗的场所,不会轻易现身”的种类。
在《东方求闻口授》中,关于神和妖怪的差别,神奈子认为:
“从神道的角度来看,神就是寄宿在万物的本质。本来神就是没有被赋予名字的原生自然或者道具之类的。
神获得名字的话其力量就会被限制,但是就能够获得自我。失去寄宿万物的能力,变得和妖怪没什么差别。”
可以说神就是拥有能够“凭借神话进行变化的能力”的妖怪。笔者认为,神和妖怪甚至是可以双向转换的。
神变成妖怪的例子比较常见,例如收集厄运的神明键山雏已经被当做了妖怪的一种;作为丰收之神的秋穰子和秋静叶,则被认为已经看不出和妖怪有什么差别了;在山中生活的障碍之民所信奉的神明,也被逐渐的异化为妖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