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续水浒》之梁山海贼团(稚嫩的魔法师同人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回
龙虎山妖魔重聚又误走
稚童子凡心偶动大挪移
话说自大宋靖康之后,天下大乱,生民如草芥,以是梁山诸位好汉先后魂归地府,于此听候阎王调遣。
阎王端坐正殿,翻了一翻各自的生死簿,道:“汝等休要再打,前世恩怨,自此已断。只是汝等原本是龙虎山锁镇的恶鬼,今者已与天师说定,放归汝等,请天师镇住,自今已后休要作乱。”而后恶鬼自被天师镇住,再无祸事。
成坏住劫,原本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天下纷纷扰扰,无数功名转眼即逝,千百代王朝,都随了风化作尘土。
又不知怎地,到了某一世,又合该李氏子孙进位大宝,立国号大唐,复传十余世,到了懿宗咸通八年(注:867年)四月,皇上竟然病重(注:事见于《通鉴》),丞相进曰:“陛下疾甚,以臣愚意,宜遴选大臣使信州祈福,可求天师于龙虎山下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陛下。”天子闻后大喜,乃命丞相总理此事,并命其代拟圣旨一道。
丞相因之暂命宣歙观察使杨收为使前去信州,杨收得了诏命,即刻飞马赶往贵溪县去。
到了山脚,杨观察便要寻天师。听闻朝廷命官到来,一众住持真人连同侍从出殿迎接,延至三清殿上,请诏书居中供奉。过了半晌,观察问道:“天师现在何处?下官有要事相求。”真人答道:“杨大人,我天师今日不居殿,正于山上点化童子,故一时不能应诏。”
观察急道:“如今天子急宣,如何得见?”真人道:“大人莫急,先请大人往偏殿饮茶,我等再作计议。”
观察自忖道:“目今天师在山上,何不上山一见?真人修渡,往往数月不止,要等他又要等到何时?”于是自拿了敕诰,撇下众人独行上山。
山行二三里,倒也未遇见凶险之象,渐渐看见一个白髯老翁骑着青牛,吹着笛子,慢慢的转过山坡,沿小径而来,身旁又有一个童子跟随。这老翁面貌似呆而又现出精明之气,反观童子则凡心未泯,身上还现出些须燥气。
老翁笑吟吟问道:“你来此可是要见天师?”杨观察忙唱了一个喏,答道:“正是,敢问可是天师本尊?”老翁呵呵大笑,闭口不言。杨观察见事不成,在牛前跪伏道:“下官自知长者为天师,今者来只因天子久病不愈,烦请天师下山,为天子设醮作法!”
老翁收了笑,“天子也不过只是一人,生老病死自有定数,哪有求寿的道理?”观察答曰:“不然。天子乃皇天,天子病笃则紫宸动,则天庭危,则客星易犯,朝政失格……”
老翁也不理会,调转牛头原路回去了。只有童子自觉好奇,暗自离了天师来作揖道,“大人若不嫌弃,我可帮你。”观察听了,当即立起扶住童子:“可是当真?”童子道:“这个自然。请大人下山,我自会为你作法,只要答应我,事成之后携我入京,如何?”观察道:“无妨。”
下山时,观察问道:“道童可有法号?”童子答道:“虽无法号,只因贫道年齿尚幼,故唤作稚嫩魔师是也。”
下了山,童子避开诸位真人,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杨观察看时: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梧子,门上使着胳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着朱印。棺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上书四个金字,写道:“伏魔之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