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I/O程序控制技术

2023-03-18科普短篇小说 来源:百合文库

笔记本工作室的格局是与别处不同的,这里的核心是主板工作组,在别的工作室里作威作福的显卡工作组,在这里也羞答答的派了专员。地位低的声卡工作组更是不堪,直接并了进来。主板工作组的老大是CPU,也是整个工作室的老大。别人都崇拜他运算和控制能力超强,做事效率极高,可我知道这是有代价的。老大是个“脑残”,脑容量特别小。工作室的其他人也知道,他们特地为了老大建了一个硬盘工作组,帮老大记事。老大嫌他们脑大无智,跟不上他的节奏,不待见他们。工作室又招了一群特长不那么极端的职员组建了内存工作组,作为硬盘工作组和老大之间的缓冲,也不行。工作室只好再找了几个智商高的人加入主板工作组,帮老大传递内存工作组的消息,他们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Cache。
老大这么关注智商不是没有理由的,工作室内铺设了名为总线的数据网络,总线传输什么样的数据呢?总线只传输0和1,工作室制定了多套规则,能用0和1表示一切字符。智商高的人,把数据的载体翻译成0和1就快,向总线传输数据的速度就高。同理,越流利地把0和1为载体的数据翻译成可读的数据,从总线接收数据的速度也就越高。硬盘工作组的那群人往总线上传一小时的数据,老大可能一分钟不到就接收完了,事情那么多,老大怎么可能慢慢等他们上传完。不过即使是工作室中最底层的职员的智力,也要比外边的人高。
我从12岁起,便在工作室里当学徒,那时候工作室还叫微机工作室。一开始我在显卡工作组,他们嫌我没艺术细胞,处理不好色彩,把我踢到了硬盘工作组。工作组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的。我天天和硬盘们吹牛聊天,组长嫌我干扰工作,又把我踢了出去。所幸工作室不辞退学徒,我又去了别的工作组,也不受待见。后来转到声卡工作组,大家都很吵,我才安定下来,最终一起被并到了主板工作组。到了主板工作组也不是结束,声卡工作组的人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而且技术进步后声卡工作组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大家有的辞职,有的被裁,最后原声卡工作组的只剩我这个学徒,声卡工作组的职务被老大兼任了。
这里的人都忙得要死,打搅他们就好像在谋杀他们一样,我就歇了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心思,专心观察他们,一观察就是60年,我还是个学徒。他们真的很无趣,天天穿一样的衣服,没什么娱乐活动,就处理各种数据。特别是老大,除了上下班,我就没见他做过别的事情。只一段时间,那个叫I/O的人在组里的时候,工作组里才有点别的气氛,我也说不出来。
I/O是组里唯一有时有事而有时无事的人,和我不一样,我是天天无事可做。而且他生得清秀,打扮也是多变,更是与工作组里天天格子衫的宅男们格格不入,大家都取笑他,除了老大,老大没时间做这种事。但是他特别厉害,整个工作室里只有他能连接外网,接收外界的反馈,并把工作室的信息发出去,可以说是工作室的门面。然而他偏偏是个“自闭”的人,不给指令就不办事,有情况了憋在心里不说,也不和其他人交流,只有老大的命令他能听进去。这就意味着老大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查看一下I/O的状态,根据状态给他下达指令。更要命的是,如果I/O出现了异常,工作室与外界的联系就全断了,必须等客户们发现不对报告消防员来救援才行。所以老大的办公桌对着的墙上又多了一块钟表,每隔一分钟,到了45秒的时候,老大就要去检查I/O的状态,回来时正好秒针与分针重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