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深夜食堂》序

2023-03-18德云社 来源:百合文库
你见过凌晨两点半的太阳吗?
没有。我只见过凌晨两点半的烤腰子——滋着油花儿,满撒着孜然粒,碰鼻子香。咬一口,软糯糯的,在舌头尖上打两个滚就化了。拿凉啤酒往下一顺,啧,给个皇帝也不换。
每个城市都有夜市吧?应该是这样,不然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失眠的长夜,要放在哪里打发?
两排单层简易房相向而置,之间隔一条单车道。白天是单车道,等一路霓虹亮起来,超过俩轱辘的都甭想过。折叠桌子和劣质塑料板凳在马路牙子上摆满,随着天色暗淡逐渐趋向座无虚席。歪倒的啤酒瓶和着花生毛豆的壳、甚至色彩绚烂的呕吐物,一齐把画面堆叠得满溢且盛大。烧烤、炒蛤、麻辣烫……清一色浓油赤酱,烈火烹油,油烟大得像神仙下凡。
伊春家常菜,夹在江湖烧烤与买买提烧烤之间的小门脸,从艳俗的招牌到室内装潢,无不昭示着老板极其有限的审美水平。室内也摆了几张桌子,但若非是外边冷得待不住了,大概没有主动坐进来的,太憋屈。
老板东北人,三十上岁,灵活且白净的胖子。年轻时或许可说是清秀,但随着岁月的填充,丰腴在所难免,尤以腮帮子为甚,而五官仍倔强地留在原地,整体呈“紧急集合”状,与京剧里的小花脸有异曲同工的荒诞感。和多数个体营业者一样,他总是惯于张罗的,佐以东北人特有的敞亮和热情,店面生意委实可观。
老板姓张,按中国人的习惯,从一个姓氏可以衍生出不计其数的称呼,使用者则根据年龄和身份自行选择。不过至于真实姓名,还有一个笑话可讲。
按照政策,伊春家常菜室内的墙上也钉着一张塑封过的营业执照,日日无言地承受着地三鲜或是锅包肉散发的油烟,从不盼望也的确没有得到过食客的关注。如果不是那天发型酷似奥特曼的小伙儿因落枕不得不盯住它,估计谁也不会发现姓名那一栏贴了比指甲盖还小的一块橡皮膏,更不会发现抠下橡皮膏之后那赫赫然三个字——张雅珍。
食客们皆能理解三十多岁大老爷们儿不愿意让旁人知道自己名叫张雅珍的心情,张雅珍也理解食客们在得知一个三十多岁大老爷们儿名叫张雅珍之后的哄堂大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小饭馆的价格总是善解人意,饶是大棒骨、溜肉段这样的“硬菜”,也不过两包黄鹤楼的钱,它们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给予深夜里无处饱腹的人们最实在的慰藉。
雅珍裹挟着浓厚的油烟味儿,忙碌于后厨、店堂以及门口的摊位,与此同时也向每位熟客提供随性且质朴的关怀。
“要啥仨菜!就你俩那小肚(三声)子,哪装得下仨菜!吃不了又糟蹋一堆!”
“我瞅你像冰啤酒!这都啥时候了害喝冰的!就你那胃也好不了了!”
“减肥啊?站门口喝西北风去!天天吃那点猫食,瘦得跟个刀螂似的,害减肥!我跟你说,就你这样迟早得瘦完犊子了!”
一整条夜市街灯火通明,店面门口的音响们声嘶力竭地嘶吼,通常是《沙漠骆驼》之流的“抖音神曲”。而伊春家常菜的音响倒常常昭示着自己的地域特色与雅珍心底潜藏的“摇滚魂”,所以在这里,二手玫瑰颇受青睐。比如这会儿,
“我落人中然自在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
不为俗尘洒一物啊
只为美酒动心弦儿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