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文制》

2023-03-18文言规范一家之言 来源:百合文库
遍观今人之文言,凡遇当世之称谓、事物、文题,乃至古人名讳,多不能善书以蔽之,故作《文制》,论凡此种种,应以何言书之可善焉。今世之称谓,西化之语繁杂,新奇之事物亦多蕃,其前无据,而后亦无定论耳。故曰:当世文言,应顺时而用之。
物篇一:电话
《清史稿》载曰:“电话初名曰德律风。(光绪)二十五年,宣怀疏言:‘德律风创自欧、美。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凡今人作文言,皆避此而附风雅,曰汉唐宋明之文可习,而清之文不可习矣。昔润之公之师袁先生(名待考,其绰号曰:“袁大胡子”)谓卓如公之文:“半文不白”。然真如此乎?吾谓然也。但观其《少年中国说》,其中诸如“老大”、“埃及沙漠之金字塔”、“西伯利亚之铁路”、“地球”、“胚胎”等,皆其时之新潮也,遍揽群史,唯《清史稿》有所载耳。故吾言今世之新事物,皆可书于文言。“电话”书于文言,愚以为应原录,不可私起代称也。
电话之兴,近百六十年矣。自有线至无线,固定至移动,其型式不可谓不蕃。今之手机,亦其分支也。谓移动电话或无线电电话。因其便携,盈掌可握,故谓曰手机,意为手中之电话机也。文言务求精炼,故手机亦宜原录也。电话、手机之用,以通讯为重。通讯,诸如互电、互信等。互电,人致己,谓来电;己致人,谓去电。被致者欲,谓之接;不欲,谓之挂。伊始亦谓接;终亦谓挂。互信,人致己,谓来信;己致人,谓去信,答复谓回信。
文篇二:文题
今之文体,主以白话文。故文题亦多口语化。若润之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白话文之助词也。故作文者,多私译为“论反日帝国主义之策”。此可以然否?余曰不可。私变他者文题,无礼也。故凡文题,应原录。
礼篇三:称谓
凡谈及古今人物,今之人多直呼其名,然此非君子之道也。君子有礼,直呼先人之名,无礼也。凡直书人之名讳者,凡此五种,列于左:介绍、立传为其一也,如:“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自称为其二也,如:“孟尝君顾问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谓所轻、恶者为其三也,如:“惠卿怀张汤之辨诈,有卢杞之奸邪,诡变多端,敢行非度。”尊呼卑者为其四也,如:“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卑于尊前,互称以名为其五也,如:“夫子何哂由也?”盖此五种,用需慎之。
昔读王忠悫公《人间词话》,凡评及古人,悉称其字。古人二十加冠,始有表字。凡幼呼长,长呼幼,卑呼尊,尊呼卑,平辈相呼,皆称其字,盖直呼其名不敬之所故也。凡人相敬而称,必称其表德之字。然今不古,人多已无字,不胜悲夫!余曰:凡涉及人名,宜用表字,如:苏子瞻。
古人又有别号,若欧阳公号醉翁、王文公号半山、宋瑞公号文山等。
日前,与甘兰卿有约,侍讲庙号、谥号、尊号、年号于斯群。古时帝王,自汉至清,唐以前,人多称其谥号,如汉武帝、魏文帝、隋炀帝等。唐以后至明以前,人多称其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以后,人多称其年号,如永乐帝、崇祯帝、康熙帝等。唐以前,所以称谥号,盖帝王谥号多为一、二字 ,而唐以后增至四、七、九乃至十八、二十字,称之不便,故以庙号称之。自明以来,革年号旧制,行一帝一号制,故人以年号称之。然尊号,有二类以蔽之。一者,诸如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太后、太皇太后等,皆尊号也。二者,如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应天神龙皇帝、顺天皇后等,自则天皇后始,已成制度,谓曰:上尊号。盖于一者前增加美称,以彰皇权。然尊号者,为一时之称,今人称之则不宜也。自唐天宝间,追加尊号径称曰加谥,故谥号、尊号已无分别。谥号者,非帝王所专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