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PRIEST《山河表里》阅读感受

2019年1月26日凌晨,终于读完了《山河表里》——这部掩藏在通俗故事下的逻辑与哲学大戏。
想写一些简评,可能或多或少会剧透一些,见谅。
诚然,在阅读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其他作品的影子——整个故事的结构和《ANGEL BEATS》这部动漫如出一辙,而作者设计的世界观,又与《黑客帝国》的“缸中之脑”这一赛博朋克假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尾揭开真相的部分,让我似乎重新找回了看《玲音》的感觉。
不过有一点不同——《山河表里》的作者始终把握着“面向读者”的思想——故事的通俗与文风的轻松就是最大的证明。与此同时,作者将真正的核心——赛博朋克式的主观唯心主义,隐藏在“大众书籍”的外表下——这样确实帮助这本书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度(就像《心跳文学部》借“恋爱冒险”为标签吸引人,但实际上传达的是META即“元”思想)。相比之下,《玲音》则将全部精力放在中心思想上,导致很多观众看了第一集就反胃恶心,望而却步。
讲真,这类轰击世界观的作品我看过不少,但我仍认为《山河表里》是很优秀的作品——能做到表达深刻思想的同时迎合老少口味,不容易。
用最接地气的口吻、最朴实的话题,引出最深刻的道理。
其实整本书的核心,我个人认为,就是“存在即被感知”——因为有“视、听、触、味、嗅”五感,我们才能感知到周围的世界,而如果这些输入渠道不可靠,那大脑接收到的信号也不准确,甚至真如《黑客帝国》中的“缸中之脑”理论,即人只是活在自己的思想里。
主观唯心主义最强大的地方,书中也说到了,“无法证明”——没人能证明身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因为一切证明渠道源于自己的感知——视觉也好、痛觉也罢,都不过是神经受到刺激发送给人脑的电信号。如果这些信号被人为控制或者根本就不属实,那我们感知到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真实的。我认为,这就是这本书的精髓——即使这种思想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赛博朋克作品里就出现了,《山河表里》的成功,则大可归功于它通俗的表达方式。
与此同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点——藏得比较深,基于袁平的出现那里。
假设一个情况: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某天,你消失了,那个一模一样的你取代了现实的你——一切如故,没有任何端倪,谁都看不出差别。就这样,TA在这个世界过完了毫无违和感的一生,而你却只能被关在另一个地方,彷徨地看着这一切,无计可施。
其实这也是克隆人最大的恐怖之处。
这个思想最早来源于我自己的世界观——时空坐标(开始中二):我认为我们存在的这条时间线是线性的,而每刻都会因为细微的差别(小到一夸克的运动不同)而产生新的分歧,进而出现新的时间线——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在无穷的平行时间线中,已经有无穷的“我”了。而这些“我”,有很多和我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如果“我”与我互换了位置,也没人看得出来任何不同——相对于我本身,相当于换了世界,但周围的一切也都没有任何变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