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一方通行的救赎 第柒章 五.魔法的百家争鸣

五.魔法的百家争鸣
“先是天下大乱,周天子有名无权,群雄争霸,史称“春秋战国”,当然,我们魔法史并不是这么划分的,但也相差无几。你可以类比日本的战国史,天皇就是个吉祥物,各个大名拼得你死我活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规模小的可怜,但持续时间长的可笑而已。这种混乱就为社会变革创造了一个舒适的温床:政治家在考虑新的社会制度政权体系,像李悝、吴起、管仲等等,最有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无非是商鞅啦,卫鞅、公孙鞅都是他;思想家在探讨新的哲学境界,什么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龙子、告子、墨子、庄子一大堆都可以站一条街了,这里不再多提,你可以翻翻我们的中学生历史书;而魔法师,也开始了他们新一波的探索。”
“这一段历史非常有意思,无论是从普通历史而言还是魔法史,它都是中国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社会从这里拥有了具体的雏形或是所谓‘根源’。而魔法,则彻底摆脱了古时的混沌与抽象,开始走向理性与系统——这便是中国魔法史上,最辉煌、最了不起的时代。现在我们使用的术式,百分之七八十都直接或间接源于那段极具魅力的历史时期。”
“前面有述,魔法师为了更好地干自己的事情脱离了政界,在天下不太平,随时可能被偶遇的军队咔叽掉脑袋的时候,很明显抱团取暖较又有优势,人多力量大可不是人多目标大哦,中国的魔法师们还是蛮会合作共赢,很多流传至今的集体术式就是当时的产物,不过大难临头之际,他们也和传统的‘国际’魔法师一样,树倒猢狲散。专业性极强的魔法组织本来是会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但是阴差阳错,我们的前辈并没有这样做,他们选择融入了诸子百家的教团之中,后世在分析他们这一行为的时候,发现这的确有很多方面的考虑。”
说到这里,感到口干舌燥的唐果舔舔嘴唇,不带品尝地喝下一整杯茶,然后又续了一杯。
“首先,魔法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们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拿西方魔法举例子,魔法大部分靠的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灵,无论是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罗马神话还是较晚的清教、正教,都是有神在上的,什么奥丁、宙斯、朱庀特、上帝、耶稣等等,你们会法术的大部分都是有信仰的吧?或者说,多多少少有宗教在里头?”
埃斯特尔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男孩接着讲述。
“先秦时代的中国魔法师们却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当然不是否认中国魔法师中那些有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的那一帮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嘛,这个也是有的,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另类的那一群。他们施展法术的根源也来自于信仰,但信仰并不植根于某个神亦或是某个事物,他们的信仰可以简易为某种理想,是种强大的信念,所以这催生他们必须加入一个有共同信仰的群体组织,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园一样,有相同的行为准则,道家就是一例。现在看来,这是拥有最多魔法师人数的一家。简要说说他们的特点吧。”
“道家魔法师施法的寄托,大部分并不是自己,魔法的流动主要在周围环境之中,道家所谓‘天人合一’的信仰便寓于此,这里不再展开讲了。值得一提的是,唯有五千来字真言的《道德经》并不作为道家魔法师们的魔法书,但却是他们的必读课本,这也是大多数浪迹于诸子百家魔法师们的特点,真正的术式,或在学派著作中寻章摘句进行概括性总结,或者自己独创,但是中心思想是跑不了的。以上种种就给道家魔法师相当大的施展空间以及极强的适应能力,如‘水’一般,能‘下’就‘下’。有个说法:公元前卫生医疗条件极差的环境,道家思想的鼻祖——彭祖,能活上三百多岁,就是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魔法师,不同于纯粹的哲学家和避世者老子李聃。这当然只是魔法史中的据说啦。反正,后来发展为道教的魔法师加上原始的道家魔法师,在整个阁里林林总总差不多三分之一呢。

“但是这里,这种魔法的某些弊病就透露出来了——太容易动摇。因为有些抽象,而现实有的时候有恰与他们的理想相缪,那么受了重伤的小心灵就很不好意思地让魔法师们无法施法自如了,一旦思想有所波动,魔法甚至可能失控反噬魔法师本身。对比西方魔法师,一个有形的神肯定是更为可靠,也容易寄托自己的一切。”
“总结了总结了,表睡着,认真听好不?小爷我说得口干舌燥你别睡着啊?”
“啊?哦哦哦。”
唐果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埃斯特尔有些心不在焉,及时地发出提醒。
“嗯,时间的确也不算早了,马上该吃晚饭了呢。这样吧,说完后面一小段咱们去尝点好吃的如何?”
“好啊好啊。”
埃斯特尔精神一下子全回来了,很高兴地直点头,而**看到前者态度再次端正,也再次开腔:
“以上举得几个小例子都是概括性的,并没有说全,我向你传递的是那个时代魔法的思想和方式,而不是告诉你这一派主要搞什么,那一派的专业是什么,后来你如果深入学习诸子百家的魔法会更清晰地了解,甚至可能学会应用。但是,学习这些魔法的前提是:你必须深刻体悟其中的思想和精神,切忌学个皮毛就想要耍弄,很可能酿造惨剧的。要耐得住性子,把控自己,也就是把控魔力的流动,这非常非常重要。中国的魔法师习惯于将魔力比喻成‘气’,把魔法比喻成‘水’。气充盈于一切可以寄托的事物上,包括魔法师、灵装和阵;而魔法,则自然而然流向容易去的地方,我希望你可以读一下《道德经》中有关‘水’的叙述,很有启发性的。‘上善若水’,优秀的魔法师从来不会端着‘水’跑东跑西,也不会追着‘水’狼奔豕突,而是如李冰或者大禹一样,引导‘水’的流向——一言以蔽之:
让自己掌握魔法,而不是让魔法迷了你的心窍。”
“哦。”
“噢,这个时期好像还有一个例外没说。”
“怎么还有啊……”
“嘿,刚要求你耐得住性子怎么就那么急急火火了?吃饭那么重要吗?稍微活得有点情操好不好啊。最后一点:先秦时代,几乎每一家都有了自己的魔法师和魔法风格:道家的瞬息万变通达灵活、法家的定式公式解析术式、墨家的阵法灵装机巧密语、兵家的风林火山排兵布阵……而只有一家,什么魔法都不曾有。”
“倒底是哪个啊?”
“儒家。”
“哈?”
埃斯特尔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以孔夫子为代表的儒家,如今不是中国的一个象征符号吗,自己老家都有孔子学院呢,以前还以为是东方哪里哪里的魔法结社,怎么会没有自己的魔法呢?
看到少女满脸问号,小男孩很得意地抬起了下巴,体会到吊别人胃口的快感。
“吃完饭再讲吧,给你留个悬念。”
“好吧……”
比起孔子学院,埃斯特尔更关心的当然是中国美食了,既然来到北京这个大都市,那什么北京烤鸭、红烧狮子头一大堆好吃的,自己一定要一样一样好好地——
“是去肯德基麦当劳,还是必胜客德克士啊?”
“你们都拿这种垃圾食品来招待外宾吗?!”
原后话
Hello大家好,我是笔者朴素的犀牛。
哎呀呀,大家看文章有没有像埃斯特尔小姐姐一样睡着啊?认真听小牛扯淡好不好嘛!!!打字很辛苦的!(滑稽)
这一节应该属于中国魔法史中最关键的一节啦,后面中国魔法师干架的时候是会使用的。下面的魔法史,大概还需要两节左右的内容,大家撑得住吗?
啊,放心,笔者不会一直讲课文,等下一节就直接开打吧,将会引出两位重要人物,看看笔者是怎么完美过渡的吧。
哎,还得查资料继续写呢。
新后话
接着感激“白无生”同志吧,自己这一块的知识真的相当不牢固啊,多亏他对于诸子百家方面的指正,下面还要继续努力啊。
下一节可能写得非常“危险”,因为谈了谈“很危险”的话题,如果审核可以过,字数,那是相当多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