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独孤九剑是被误会最深的武功,没有之一

据我了解,独孤九剑可以说是金庸武侠里被人误解最深的东西之一了。金庸对于这门武功是带有非常深刻的思考的,他用了一整本书的体量来解释这一门武功,重要性甚至不低于任何一个主角,可惜很多人不解原著之意,凭模糊印象或电视剧表现胡乱分析。三版小说也读了不下三十遍,每天看到这些误解有点犯愁,在此准备做一些比较系统的分析。
误区1:令狐冲风清扬不会破气式。
误区2:独孤九剑不需要内力,离了剑就没用了。
误区3:独孤九剑第一式就有360种变化,所以也是有招。
误区4: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利剑时期的武功,不如杨过学到的重剑剑法。
误区5:无招胜有招——????
先从破气式开始吧。
令狐冲仍没觉察到,继续说道:“咱们和人动手,对方倘若内功深厚,兵刃和拳掌中往往附有厉害内力,无形有质,能将我们的长剑荡了开去。——笑傲,治伤
原来各剑派都有上乘气功为根基,剑招上倘若附以浑厚内力,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破去了。——笑傲,邀客
独孤九剑可以破解天下武学的招式,但如果对手内力强劲,附在招式之上,那就非常难破,所以,破气式应该是结合其余各式,破解附以浑厚内力的招式的法门。
很多人说令狐冲破气式尚未练成,或者风清扬也不会破气式,其实大谬不然。
至于第九剑“破气式”,风清扬只传以口诀和修习之法,说道:“此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手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笑傲,传剑
被云读者传的玄而又玄的破气式,原文其实有明确的描述,关键就在于【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这句话,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这是形容境界的,但要是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就会知道完全不是这回事。
神而明之,出自《易·系辞上》:“纪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意思是“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
存乎一心,出自《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意思是“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动脑筋思考
”。
所以,“神而明之,存乎一心”并不是一个类似“深不可测”“入神坐照”“出神入化”“随心所欲”之类形容境界的片汤话,而是一个很明确的对破气式原理的描述,风清扬的那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破气式是为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手而用,要明白它的奥妙之处,全在于善于动脑思考。
也就是对任我行时提到的:
使这“独孤九剑”,除了精熟剑诀剑术之外,极大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一到自由挥洒、更无规范的境界,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越高
,每一场比剑均无旧轨可循,便如是大诗人灵感到来,作出了一首好诗一般。——笑傲,探狱
所以风清扬为何不像传之前八式一样传破气式也就显而易见了,因为剑法能教,聪明才智这种东西没法教。破气式虽然有练法和修习之法,但使出来的剑法高低取决于各人资质悟性,是因人而异的,师父就是想教也教不了。
黄蓉已花了将近一个月工夫,才将招数传授了鲁有脚,此时再把口诀和变化心法念了几遍,叫他牢牢记住,说到融会贯通,那是要瞧各人的资质与悟性了,却不是师父所能传授得了的。
——神雕,英雄大宴
那么靠聪明智慧要如何破气呢?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田伯光见他这一剑来得峻急,疾回单刀,往他剑上砸去,自恃力大,只须刀剑相交,准能将他长剑砸飞。令狐冲只一剑便抢到了先着,第二剑、第三剑源源不绝地发出,每一剑都是既狠且准,剑尖始终不离对手要害
。田伯光挡架不及,只得又再倒退——笑傲,传剑
挥洒如意,与封不平片刻间便拆了七十余招,两人长剑始终没相碰一下
,攻击守御,全是精微奥妙之极的剑法——笑傲,围攻
这棋枰二尺见方,厚达一寸,是件极沉重的兵刃,倘若砸在剑上,就算铁枰平平无奇,全没特性,长剑也非给砸断不可。令狐冲身子略侧,斜剑往他右胁下刺去。黑白子见对方这一剑虽似不成招式,所攻之处却务须照应
——笑傲,打赌
二人你一剑来,我一剑去,霎时间拆了二十余招,
两柄木剑始终未曾碰过一碰。
——笑傲,探狱
没有内力的令狐冲,只要和对手双剑相交,武器便会被对方震飞,从田伯光到封不平到黑白子到任我行,都曾想凭内力碾压,但令狐冲单凭剑法精妙,无人能碰到他手中长剑,震飞自然无从谈起。
令狐冲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没丝毫内力,只要有半点空隙给对方的内力攻来
,自己固然立毙,那婆婆也会给他擒回少林寺处死,当下心中一片空明,将“独孤九剑”诸般奥妙变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来。这“独孤九剑”剑法精妙无比,令狐冲虽内力已失,而剑法中的种种精微之处亦尚未全部领悟,但饶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师不住倒退。——笑傲,倾心
敌方内力虽强,但却不给他任何空隙攻来。这就是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每一剑都攻敌必救,自己就无需防守。
他将内力慢慢运到木剑之上,一剑之出,竟隐隐有风雷之声。但不论敌手的内力如何深厚,到了“独孤九剑”精微的剑法之下,尽数落空。
——笑傲,探狱
通过精微的剑法,攻击对方的破绽,让对方深厚的内力落空,连载版笑傲江湖多了一句,说的更加明白“但「独孤九剑」之奇妙,绝不在和对方比拚内力”。像杨过这种和金轮对拼真力导致失去武器的行为,应该并非独孤剑法的本意。
你内力再高,要是连对手的兵器都碰不到,就意味着你阻挡不了他的攻势,而九剑使用者自身内力越高,这种剑法威力就越强。
令狐冲受到内伤后,自身已无半点内力,所以他面对的每一个人,对他而言都是身具上乘内功的高手,他只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剑法高到让对方内力全然无法起效的地步,换句话说,令狐冲内力全失后打的每一场仗,都在使用破气式。
第二个常见的误解是独孤九剑不需要内力,离了剑就没用了,这是把武功和武功使用者混为一谈的经典谬误。
向问天道:“你的刀呢?”令狐冲道:“在下使剑,就可惜没剑。”向问天道:“你剑法怎样?你是华山派的,剑法恐怕也不怎么高明。”令狐冲笑道:“原本不怎么高明,加之在下身受重伤,内力全失
,更是糟糕之至。”向问天道:“你这人莫名其妙。好,我去给你弄把剑来。”(这几句话太古龙了)——笑傲,联手
令狐冲前期身受内伤,内力全失,他使出的独孤九剑没有内力,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顺便说一下,有人说令狐冲无内力能打赢高手说明笑傲江湖水平低下,这是典型的为黑而黑。
洪七公武功原已精绝,既得闻上乘内功诀窍,如法修为,自是效验如神,短短数日之中,已将八脉打通一脉,轻身功夫已回复了三四成。若论拳劲掌力、搏击厮斗,仍还不如一个初练武功的壮汉
(三联版为“全然不会武功的壮汉”)——射雕,岛上巨变
五绝高手洪七公在用不出内力的情况下,搏击厮斗尚不如壮汉,无内力的令狐冲能赢江湖一流好手,只能说明独孤九剑强绝无伦。
令狐冲一跃而前,腰刀连鞘挺出,直刺其喉。那人尚未惊觉,已然送命。令狐冲不禁一呆:“我这一刀怎地如此快法?手刚伸出,刀鞘已戳中了他咽喉要害?”自己也不知自从修习了“吸星大法”之后,桃谷六仙、不戒和尚、黑白子等人留在他体内的真气已尽为其用,高强内力再加独孤九剑,那便势不可当
。他原意是这刀刺出,敌人举刀封挡,刀鞘便戳他双腿,叫他栽倒在地,然后救人,不料对方竟无丝毫招架还手的余暇,一下便致了他死命。——笑傲,伏击
和其他所有的武功一样,内力是可以正常加成在独孤九剑上的,高强的内力不仅可以增加独孤九剑的威力,甚至还能改变独孤九剑的打法。
那人却不追击,以掌作剑
,顷刻之间,将“玉女十九剑”中那六式的数十招一气呵成地使了出来,这数十招便如一招,手法之快,直是匪夷所思。(掌剑)——笑傲,面壁
忽听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剑
。那招‘金玉满堂’,定要用剑才能使吗?”令狐冲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满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闷哼一声,委顿在地,抓住令狐冲喉头的手指登时松了。(指剑)——笑傲,传剑
腰刀忽地递出,刀鞘头
戳在他胸口。那人“啊哟”一声大叫,身子向后直飞出去。令狐冲没料到自己内力竟如此强劲,却也一呆。(钝器)——笑傲,伏击
他提起烛台当剑
使,手臂一抬便刺入了一人咽喉,顷刻间杀了六人。(利器)——笑傲,密议
令狐冲和盈盈不约而同的一声欢呼,眼见左冷禅又一剑刺到,令狐冲举短棍
便往左冷禅咽喉挑去,那正是敌人剑招中破绽的所在。(骨头)——笑傲,聚歼
足见只要修为够高,内力够强,独孤九剑可以以包括掌指在内的任何载体使出,不存在离了剑就没用了的情况。
那令狐冲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运力于指,向那人背心戳去。那人背上一痛,回刀砍来。令狐冲拳脚功夫平平,适才这一指虽戳中了敌人,但不知运力之法
,却伤不了他。——笑傲,积雪
令狐冲的短板在于他出身华山剑派,他只学过将内力运于手里的兵器上,在这个基础上他手持钝器(刀鞘),依然能伤人。但他拳脚功夫平平,不知运力于拳掌脚指之法,如果没能戳到穴位(田伯光、陆大有),那就不能伤到身具武功之人。
就像一个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浑身的本事都在那把枪上,一枪在手,他就是战场上的死神,但如果手中没枪被人近身,还不如普通侦察兵。
张君宝一拳打在尹克西胸口,他从来未练过拳术
,这一拳打去只如常人打架一般,如何伤得了对方?——神雕,华山之巅
这句话最是要紧不过,你出拳打人,打何处,也是心要用在何处。你打他之时,心神贯注,便如你师父所言,要用意不用劲
。——神雕,华山之巅
他不知张君宝练了《九阳真经》中基本功夫,真力充沛,已是非同小可,只不过向来不会使用,这时分别得到觉远和杨过的指点,懂得了用意不用劲之法,那便如宝剑出匣,利锥脱囊,威力大不相同
。——神雕,华山之巅
如果如张君宝一般,学会了将内力运于拳脚中的基础方法,令狐冲马上便能脱胎换骨。就如同段誉如果学会了内力使用的基本方法,那六脉就再也不会时灵时不灵了。
第三个误解是说独孤九剑第一招就有三百六十种变化,是有招的,这就是没有结合上下文造成的断章取义。
这个误解通常是片面的理解原文产生的:
只听风清扬又喃喃的道:“第一招中的三百六十种变化
如果忘记了一变,第三招便会使得不对,这倒有些为难了。”令狐冲听得单是第一招便有三百六十种变化,不由得吃了一惊。——笑傲,传剑
这一段要结合风清扬后边说的话来看。
风清扬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笑傲,传剑
这就很明显了,前边让令狐冲死记硬记这些变化是为了领悟“九剑剑意”,就像做例题不是为了让你背题,而是要领悟例题背后的公式和思路
。等通晓了九剑剑意之后,“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所谓三百六十种变化都要忘干净,才能真正得到独孤九剑的神髓。
这要旨和“独孤九剑”相辅相成,“独孤九剑”精微奥妙,达于极点,但毕竟一招一式,尚有迹可寻,待得再将“以无招胜有招”的剑理加入运用,那就更加的空灵飘忽,令人无从捉摸。——笑傲,打赌
同样,这一段也是要和后边的话结合起来看的。
提起腰刀,指东打西,使的全然不得章法。“独孤九剑”本来便无招数
,固可使得潇洒优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样的威力奇大,其要点乃在剑意而不在招式。
——笑傲,伏击
虽然独孤九剑学习的时候是有招的,但是这些只是为了领悟九剑剑意的例题,真正的独孤九剑就是“九剑剑意”,也即是无招。
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乾净,心有拘圃,剑法便不能纯。——倚天,太极初传柔克刚
和张三丰给张无忌传剑是一个意思。
那“独孤九剑”中的“破剑式”虽只一式,但其中于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要义兼收并蓄,虽说“无招”
,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笑傲,探狱
“独孤九剑”本来便无招数
,固可使得潇洒优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样的威力奇大,其要点乃在剑意而不在招式。——笑傲,伏击
这一下剑刺敌目,已是迹近无赖,殊非高手可用的招数,但令狐冲所学的“独狐剑法”本无招数
,他为人又是随随便便,素来不以高手自居,危急之际更不暇细思——笑傲,绣花
但令狐冲所学的独孤九剑全无招数可言
,随敌招之来而自然应接。敌招倘若只有一招,他也只有一招,敌招有千招万招,他也有千招万招。——笑傲,伤逝
最后的总结,破剑式破掌式等招式是用来理解九剑剑意的例题,虽然精妙,但毕竟是例题。原文中金庸反复强调,完整的独孤九剑就是无招,也就是独孤剑意。
第四个误解是,独孤九剑是独孤求败利剑时期的剑法,比杨过的重剑差得多了。
杨过的粉丝可能一看就不乐意了,那我先上金庸自己的答案吧。金庸圖書館--金庸新新聞
乔峰见他来掌并不刚猛,便即左掌圈转,右掌还以一招“亢龙有悔”
,这一掌有发有收,留有极大余力。——天龙,千里茫茫若梦
说着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掌画了个圆圈,呼的一声,向外推去
,手掌扫到面前一棵松树,喀喇一响,松树应手断折。——射雕,亢龙有悔
他左手划个半圆,右手一掌推出
,正是生平得意之作“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神雕,风尘困顿
郭靖知道师父虽然摔下,并不碍事,但欧阳锋若乘势追击,后着可凌厉之极,叫道:“看招!”左腿微屈,右掌划了个圆圈,平推出去
,正是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神雕,故人之子
如何理解?其实大家都是了解过的,只不过很少往这个方面去想。
 这些存在于每个人“技能表”里的,
固定下来的拳脚刀剑套路
,就是招式。
不过一般名家高手,所精的剑法总有十路八路,每路数十招,招招有变,极少有使到千余招后仍未分胜败的。(武功-招式-变化)——笑傲,伤逝
杨过突然头下脚上,倒过身子,拍出一掌,说道:“这是‘倒行逆施’的三十七般变化之一。”(武功-招式-变化)——神雕,排难解纷
任何掌法剑法必定连绵成套,多则数百招,最少也有三五式,但不论三式或五式,必定每一式中再藏变化,一式抵得数招乃至十余招。(武功-招式-变化)——倚天,倚天长剑飞寒铓
一个人所学的各门武功,每门武功的各路招式,每路招式的诸般变化,构成了金庸小说中习武之人庞大的“技能表”。
以上结论,十四本书,千余武侠人物,从初入江湖的庸手,到一时俊杰的绝顶高手,几乎尽数包含在内,几无例外,这些拳脚刀剑的招式,加上五花八门的内力,就是金庸庞大武侠江湖的地板砖和砖下土。
我们再回到风清扬的教导。
风清扬指着石壁上华山派剑法的图形,说道:“这些招数,确是本派剑法的绝招,其中泰半已经失传,连岳……岳……嘿嘿……连你师父也不知道。只是招数虽妙,一招招的分开来使,终究能给旁人破了……”——笑傲,传剑
这段话可以说说通了金庸小说中武林人士和武林高手的分界线。普通的江湖人士,满足于将学到的武学招式练熟,就如同玩格斗游戏,学会了如何发招,放超必杀,就自然成为高手,打起来左一个葵花三连,右一个百八十二式,但只知道发招,哪个威力大就发哪个。
忽听得萧峰说道:“三弟,你这六脉神剑尚未纯熟,六种剑法齐使,转换之时中间留有空隙
,对方便能乘机趋避。你不妨只使一种剑法试试。”——天龙,老魔小丑 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
段誉作为一个不会武功之人,虽然掌握了威力极大的六脉神剑出招表,但是只会一个一个瞎放技能,按出哪个就是哪个,所以面对慕容复也不能速胜。
转念又想:“那显然不是在于剑招的威力,而是他使剑的法子。这等使剑,不论如何平庸的招式,我都对付不了。”——笑傲,面壁
各个技能和超必杀威力都很大,但是一招一招分开来使,就很容易被人抓住间隙针对和反击,如果要让对手不易破解,其实要点不在于招式的威力,而在于出招的方法。
那老者道:“唉,蠢才,蠢才!无怪你是岳不群的弟子,拘泥不化,不知变通。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你使完那招‘白虹贯日’,剑尖向上,难道不会顺势拖下来吗?剑招中虽没这等姿式,难道你不会别出心裁,随手配合么?”这一言登时将令狐冲提醒,他长剑一勒,自然而然的便使出“有凤来仪”,不等剑招变老,已转“金雁横空”。长剑在头顶划过,一勾一挑,轻轻巧巧的变为“截手式”,转折之际,天衣无缝,心下甚是舒畅。——笑傲,传剑
比如在这时候,令狐冲掌握的“连招”。
令狐冲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隐隐想到了一层剑术的至理,不由得脸现狂喜之色。风清扬道:“你明白了甚么?说给我听听。”令狐冲道:“太师叔是不是说,要是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风清扬点了点头,甚是欢喜,说道:“我原说你资质不错,果然悟性极高。——笑傲,传剑
风清扬又道:“单以武学而论,这些魔教长老们也不能说真正已窥上乘武学之门。他们不懂得,招数是死的,发招之人却是活的。死招数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缚手缚脚,只有任人屠戮。这个‘活’字,你要牢牢记住了。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练熟了几千万手绝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干干净净。”令狐冲大喜,他生性飞扬跳脱,风清扬这几句话当真说到了他心坎里去,连称:“是,是!须得活学活使。”风清扬道:“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笑傲,传剑
真正的高手,就在于各招浑然天成,活学活使,自出机杼。
当下展开”落英神剑掌法”,在阵中滴滴溜溜的乱转,身形灵动,掌影翻飞。黄蓉心道:“爹爹教我这落英神剑掌法时,我只道五虚一实,七虚一实,虚招只求诱敌扰敌,岂知临阵之际,这五虚七虚也均可变为实招。”(虚实转化)——射雕,荒村野店
这一招他日夕勤练不辍,初学时便已非同小可,加上这十余年苦功,实已到炉火纯爵之境,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这是他从九阴真经中悟出来的妙境。纵是洪七公当年,单以这一招而论,也无如此精奥的造诣。(后劲叠加)——神雕,故人之子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处,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掌力合并)——天龙,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
慕容复虽擅“斗转星移”的借力打力之法,但对方招数实在太过精妙,每一招都是只使半招,下半招倏生变化,慕容复要待借力,却是无从借起,只得紧紧守住要害,俟敌之隙。但鸠摩智招数奇幻,的是生平从所未见,一拳打到半途,已化为指,手抓拿出,近身时却变为掌。(变招奇速)——天龙,枯井底 污泥处
宋青书大骇:“太师父和爹爹均是要我做武当派第三代掌门,决不致有甚么武功秘而不授。俞二叔这套快拳快腿,招式我都是学过的,但出招怎能如此之快,岂不是犯了本门功夫的大忌?可偏生又这等厉害!”(快慢转换)——倚天,君子可欺之以方
令狐冲眼见对方剑法变化繁复无比,自己自从学得“独孤九剑”以来,从未遇到过如此强敌,对方剑法中也并非没有破绽,只是招数变幻无方,无法攻其暇隙。(变幻无方)——笑傲,探狱
那老者纯采守势,端的是绝无破绽。可是这座剑锋所组成的堡垒却能移动,千百个光圈犹如浪潮一般,缓缓涌来。那老者并非一招一招的相攻,而是以数十招剑法混成的守势,同时化为攻势。(一转攻势)——笑傲,围寺
他这些日子来苦思破解这剑招之法,总是有一不可解的难题,那便是对方剑招太快,破绽一现即逝,难加攻击。(唯快不破)——笑傲,伤逝
这些高手并非单纯的靠内力增加招式威力,而是改变了出招的方法,能把固定的招式,活学活使,转化为更适合自己的用法,这就是风清扬说的“自出机抒”,说明这个人对武学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足以开山立派了。总之,这个程度,已经是金书中绝大多数高手和绝大多数主角到达的境界。
但是对于独孤传人来说,这只是第一步。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笑傲,传剑
上面已经总结了,在金书中,招式就是固定下来的套路。
那么无招胜有招又是什么呢?为求准确,还是先上金庸本人的答案,出自金庸在浙大的演讲《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
反教条主义,发生什么事情,就用实际的方法解决,这不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么!
老实讲,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什么辩证方法论的基本原则,辩证唯物论的重要原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四个字“随机应变”!
Empty your minds,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You put it into a cup,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it into a bottle,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to a teapot,it becomes the teapot. Water can flow,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s.(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为茶壶的形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李小龙
至此,我们也可以把握到金庸想通过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表达的思想:一门武功,一式绝招,就如同一个学说,一项理论,威力再强,变化再精,如果固定下来,成为套路,那就一定会有不适用的地方,也就是破绽。只要能把握到破绽,那么再强的招式,也照样不堪一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