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的孤岛

在这篇文章里我打算对《无人生还》里的环境,即孤岛进行分析,看看孤岛对人物行为和剧情发展有什么作用。
孤岛是什么不用我多说了,从中国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到《鲁滨逊漂流记》、《蝇王》的一系列荒岛文学,从《无人生还》到金田一等等的侦探小说,再到《禁闭岛》、《大逃杀》、《LOST》等影视作品,孤岛题材总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总的来说,孤岛有隔离和面积小两个特点。隔离就是人们进出孤岛受到限制,通常还包括通讯手段受到限制。面积小,意味着短时间内搜索全岛成为可能,这对于剧情有重要影响。
《无人生还》也不需我多说了,无论对于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是侦探小说,它都有独特的地位。它是孤岛杀人事件的始祖(个人认为)。它不同传统侦探小说的按时间线式叙述,也没有完全集中于破案本身。《无人生还》在小说里添加了不少艺术成分,如“十个小兵”的童谣充满了隐喻,还有故事中的故事,这些都使《无人生还》不像传统的侦探小说,其可读性更加高。
《无人生还》里的孤岛发生了谋杀案,里面的人没有船,无法进出孤岛, 他们便表现出积极或是消极(进一步说是激进和怯懦)两种方向的行为,这是由于孤岛的特性决定。当谋杀案发生后,他们最先想到可能孤岛上预先藏着除了他们以外的第11人,但是搜索结果没有发现第11人,这种行为建基于孤岛的隔离性,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如果环境是可以随意出入的,那么搜索便毫无意义,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警。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岛的面积不是那么小,他们的搜索工作恐怕不会这么顺利。剩下的可能性便是杀手就在这10人之中,这样他们就开始互相猜疑。由于孤岛封闭、没有援手、无法逃离,每当一个人死去,他们就去怀疑另外的人,这个猜疑的行为由于重复而得到强化,到达无法忍受的程度时,形成激烈的反应。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建立了著名的“刺激一反应”公式,斯金纳把华生公式的内涵进一步发展成“刺激一强化一反应”公式,他认为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被动的,环境主动地作用于人而产生人的全部行为。
在《无人生还》中,孤岛环境下的谋杀案产生了刺激,谋杀案不断发生,这是一种强化,当孤岛上剩下三个人时(其中的凶手沃尔格雷夫法官假装死亡),韦拉·克莱索恩认为隆巴尔德就是凶手。由于孤岛的隔离,韦拉·克莱索恩无处可逃,于是她作出了激烈的反应,为了自保她抢先偷取了隆巴尔德的枪并打死了隆巴尔德,这种抢先杀死有威胁的人的行为就是最终的激进反应。
孤岛对人物消极行为的影响体现在麦克阿瑟将军身上。麦克阿瑟将军因为妻子背着他与部下阿瑟·里士满相爱。他发现之后便装作失误,把里士满派去牺牲。在此之后,他开始猜疑别人是否看穿了他的意图,后来他离开了军队,买了块小产业。但是“人们对他都很友好。这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后来,他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认为别人都在背后议论他。他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好像他们听到什么风声——一些谎言和谣言……” 来到岛上之后,“有趣的是,这时候他并不想离开这个岛……回到大陆上去,回到自己的小屋去,回到那些麻烦和担忧之中。” “突然,他意识到,他并不想离开这个岛。” 其实在来到孤岛之前,麦克阿瑟已经产生了心理病,“他就不愿与别人交往——龟缩到自己的天地中。”这种情况在来到孤岛之后得到强化,他发现孤岛的隔离效果正是他所需要的。而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所以不会去讨论他,这样他终于把自己与那些会讨论他的人隔离开了,因此他作出了他的反应,那就是决定不离开孤岛,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双眼直愣愣地望着水平线,封闭自己,等待死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