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你也是一只虫子——再读卡夫卡《变形记》

2023-03-25变形记卡夫卡书评我在B站读经典 来源:百合文库
你出生了。
啼哭声中,父亲对母亲说:“我一定要好好培养这孩子,让他出人头地,不能像咱俩一样庸庸碌碌。”
你上幼儿园了。
母亲带着你出门,遇到了小区里的王奶奶,母亲让你问好。
可你并不喜欢王奶奶,她养了一只很凶的狗,已经吓哭过好几个小朋友了,她却从不拴狗绳。
于是你摇摇头,缩到了母亲身后。
母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你的头,“这孩子,问好都不会。”
你上学了。
父母开始不厌其烦地跟你灌输成绩的重要性,给你报了占满周末的辅导班。
父亲周末经常加班,母亲每次都守在补习班门外,刷着手机,等你下课。然后带你去另一个补习班。
你一点也不喜欢补习班。
你希望周末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在草坪上踢足球,你希望爸爸妈妈能带着你去游乐园,你希望能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讲着童话故事,妈妈织着毛衣。
那些枯坐在教室里的时间让你浑身难受。
同学有一本最新的漫画书,你求了他好久,终于借到手,藏在了枕头底下。
漫画被母亲发现了,暴怒的父亲把它撕了个稀巴烂,狠狠地甩了你两个耳光:
“老子一天到晚累死累活都是为了谁!”
你再也没有和同学借过漫画书。
你高考了。
念叨着你估出来的那个还算不错的分数,父母来回翻了几遍志愿填报手册,又和周围的人打听了一圈,给你敲定了某个高校的热门专业。
他们听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年薪最高。
那个专业你一点也不感兴趣。
你想学艺术。
你想学音乐。
你想学考古,将来去故宫修文物。
可你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填好了志愿。
父母相视一笑:“孩子终于懂事了。”
你毕业了。
你的成绩优异,拿到了国外一流大学的offer。父母在家乡办了一场大酒,却不知道你在大洋彼岸,凝视着夜空中的圆月,想着格格不入的文化,吃不惯的食物,毫无头绪的课题,不知该如何面对第二天,不知该如何入眠。
你的成绩一般,当年火热的专业如今人满为患。你好不容易在一家贴满标语的公司找到一份能勉强糊口的工作。父母开始催问你何时恋爱,何时结婚,要不要回家乡找个铁饭碗,安定下来。你避开领导的视线,溜到楼梯间,左右看看,点了支烟。
你离开了那座大城市,回到家乡,做着家里找关系安排的工作,拿着一份死工资。每天上班,然后等待下班。等到周末,有一场又一场相亲等着你。
你依稀觉得,这渐渐变成了另一种上班。
你依稀想起,上学时那排满周末的补习班,那本被母亲丢掉的小说,那把被父亲砸烂的吉他,和那些你伴着泪水埋进枕头里的梦想。
那个枕头,如今又在哪里呢?
你结婚了。
在又一次的相亲中,你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比熟悉的疲惫,与无奈。
一如对方从你眼中看到的那样。
让我们结束这一切吧?好的。
或许,这份默契,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爱情?
又或许,你只是想再一次维系住周围人脸上的笑容。
再一次。
于是,你结婚了,买了房,买了车,生了孩子,又生了二胎。
你失业了。
虽然你早就不想再忍那个脑满肠肥的领导了,也无数次脑补自己炒他鱿鱼的场景。
但当裁员通知就这样摊在你面前,你却一下子懵了。
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还要还几十年的房贷、车贷,是孩子高昂的奶粉钱和补习班学费。
当初是为什么要买这么大的房子来着?
好像是为了方便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来帮着带孩子。
当初是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车子来着?
好像是因为配偶说这个价位的车才安全,可靠,有面子。
当初是为什么要给孩子报这么多补习班来着?
好像是因为孩子班上的同学都报了,不能让自家孩子显得特殊啊。
那现在怎么办呢?
你不知道。
你只是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了。
你冲进卫生间,想用冷水洗把脸。
手摸在脸上的感觉有点奇怪,不再是柔软的皮肤和手指,而是硬硬的甲壳和节肢。
你抬起头,看向镜子。
镜子里,一只硕大的甲虫正看着你。
你笑了。
“原来 ,你也变成了一只虫子啊。”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完成于1912年,1915年首次发表。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重读《变形记》,却让我感觉到,里面的很多情节是如此熟悉。
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发生在你我身上。
千头万绪,不吐不快。遂作此文,聊表一二。
希望你能和我共同思考一个问题:
我,有没有变成一只名叫格里高尔的虫子?
坚守如树,随性如风,我是如树如风,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