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萌欣“我在B站读经典”--《晚霞消失的时候》

2023-03-25晚霞我在B站读经典萌欣 来源:百合文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阑珊”-- 南珊,一个仅仅在男主人公李淮平的世界里出现过4次的女子,却深深的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两个充满父辈纠葛的家庭,原本会有好些相遇的时刻,但是偏偏每一次的相遇,是那样的偶然,像是上天不经意又很恰当的安排。
生长在父母都是俄国留学家庭背景下的李淮平,却偏偏讨厌那些看起来枯燥的俄语单词,却为了应付父母对他俄文功课的考较,不得不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寻一处僻静的公园背单词,在公园里却被一个“入侵者”打搅了。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由最初的气恼,关于俄语功课的异同,甚至关于文明和野蛮、历史的争辩,经过中间一个危险的小插曲,渐渐的变得互相欣赏彼此。作者对于环境的描述,情景的展开都可谓是栩栩如生。
在南珊离开的时候,
“那一瞥留给我的印象是永远难忘的。那是一闪而过的注视。她的眼睛在一瞬间
 闪动了一个明亮的火花,这火花从此便埋藏在了我的心底深处,再也没有熄灭掉!”
第二次的偶遇,是到了炎热的夏天,积极投身红卫兵运动的李淮平,带领一大帮人去楚轩吾家批判操家的时候。楚轩吾原是国民党军高级官员投诚的,李淮平在叫出他的子女再进行批判教育的时候,却们猛然发现那个孙女就是之前在公园遇到的那个天真明亮大胆的女孩。身为一大帮的红卫兵头头,是不允许李淮平有一点点的温柔,只能是野蛮的、冷漠的对这个女孩批判审讯。可想而知,南珊的心会有多么痛苦。
——曾经的某个时候,我们是否也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变成那个自己曾经最痛恨的“野蛮”“冷漠”“残忍”的人呢? ——
第三次的偶遇是李淮平去列车上赶去给朋友送合照的时候,经过一节车厢,不曾想发现了楚轩吾及其夫人在为他们的两个孙女孙子即将参加知青上山下乡。此时的李淮平由于之前对他们一家的伤害而充满愧疚,却又想多看南珊几眼。因为也许这一走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因此一直在远处怀着复杂的心情听着他们的谈话。最后,在列车即将开动的时候,似乎南珊还是发现了站在送行的爷爷姥姥身后的他。她朝他们挥手,大声的说“再见!”
想不到真的再见,却是十二年后的泰山山顶。已参加海军的李淮平在归家途中与山顶禅院长老偶遇同登泰山,于傍晚时分去观云海日落的途中,遇见一队外国游客,正准备找翻译协助交流的时候,猛然发现陪同的翻译就是那个许久未见,却还一直心心念念的南珊。时光冉冉,岁月变迁,李淮平已是三十出头的壮年人了,而南珊也已是个成年的**部打扮。两个人怀着久别重逢后的惊愕还有其他渐渐复杂的情感诉说着彼此的一些大概经历。南珊的爷爷姥姥已过世,连从未蒙面在国外的母亲,由于政治身份以及一些环境限制终究也没能见上一面就西去了。李淮平也是由于参见一次出海演习,未能及时赶回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曾经的愧疚和心意,在最后一次的相遇,促使李淮平最终说出自己对南珊的感情。然后南珊早已经历了生活岁月的洗礼,已经变得很平静的看待他们之间的相识相遇。她只是给出了一个适合秋天的答案:
“淮平,鲜花失去了,果实比它更好,爱情凋谢了,怀念却更鼓舞人。你说呢?”
落日,还会再升起
就像泰山上的晚霞,它那无比绚烂的光辉;那壮烈的落日是那样巨大,浑圆,清晰,伟大,夺目。所有看到的人做出各种各样的仪态和动作,有的被这壮丽的景色震慑得仁立着,一动也不动;有的向着夕阳高举双手,发出胸襟深处的赞美和欢呼。 然,它终究是慢慢的、懒洋洋的沉入了远方的天际。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讲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还讲述了国共内战中一些可歌可泣的战斗,同是怀着一样救国救民,为民族奋斗的初衷,却在不同的阵营中彼此内耗和战斗。在文化大革命中,部分人站在道德、正义的制高点,却在行着野蛮的行径,摧残着无辜人民的身心。在李淮平和南珊,李淮平和寺院长老,在寺院长老和外国军官之间,关乎文明和野蛮、宗教信仰、哲学等等一些讨论和思考,关乎对过去的错误的忏悔,历史长河的洗涤。
“人生若只如初见” ,每个人心中,也许会一直怀念那种最初的单纯、天真和美好吧。 
我曾经在北漂的时候,常常在下班的路上,久久的注视着很近很近的夕阳,渐渐的西沉,那一片绚丽的晚云渐渐的变淡,又渐渐的转为浓郁的墨色,仿佛是梗在心里面的一滴墨,化不开。但我知道,这一片墨云终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淡了,云淡风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