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二战题材历史小说 瓜岛战线 第一章 瞭望塔行动

2023-03-25日本二战军事小说 来源:百合文库

1942年5月27日,是帝国海军引以为豪的日子“海军节”,三十七年前的这一天,东乡平八郎大将在对马海战中一举击溃俄国远东舰队;而在三十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一个决定帝国海军命运的日子。
当东方出现鱼肚白,在粼粼碧波的濑户内海海面上,集结着一支自太平洋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帝国联合舰队。8时,舰队总司令南云忠一将军的旗舰“赤城”号升起了一面信号旗,发出了舰队水兵们都紧张等待着的命令-----全队起航。南云部队终于开赴了历史上最大的海空大战战场----中途岛
日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制定的中途岛战役计划的概要是:各战术部队从不同的港口出港驶入预定海域。六月十日,作为佯攻的阿留申方向首先打响海战。六月五日,南云舰队对中途岛发动了登陆前最后的大规模空袭,试图以三波攻击摧毁中途岛上的空防力量。此时山本率主力舰队在中途岛西北六百海里处伺机而动。六月六日,藤田海军少将率领的小型水上飞机供应部队在中途岛西北六十海里的库雷小岛降落,建立基地,一面接应登陆部队,一面远程侦查,监视美军舰队的动向。六月七日黎明,由田中赖三少将指挥的中途岛登陆部队海军陆战队五千人,在近藤的中途岛攻略部队主力以及栗田健男的近距离支援部队的掩护下,对中途岛的沙岛和东岛同时发动猛攻,并强行登陆。
日本人指望美国舰队被同时进击的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情报搞得懵头转向,穷于分兵应付而最终被强大的联合舰队彻底击溃。第二天早晨,南云派出了一百零八架飞机轰炸中途岛,另一半飞机留作后备。日本飞机给岛上造成严重的破坏,并击落担负防御任务的美海军陆战队的大部分战斗机。
中途岛在攻击中颤抖,爆炸的气浪腾空而起,各种零件碎片纷纷落下,油库燃烧的火焰象一条巨大的火龙,呼啸着向天空飞去。三菱零式战斗机从四面八方向在浓烟中所能看到的一切目标扫射。南云的部队连续进行八次有成效的进攻而未受到损失。
上午八点半,在飞龙号上指挥航空母舰第二分队的海军少将山口多闻,在得知美国航空母舰部队在东北方向后,建议南云动用动用他的预备飞机发动一次突然袭击。南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做了一个拖延时间以集结大量部队。使用所有的飞机进行联合攻击的致命决定。他开始用穿甲弹和鱼雷来更换预备飞机上早已装好的、准备用来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空袭的高爆炸弹。他召回了执行空中战斗巡逻任务,刚刚参加完第一次空袭中途岛执行护航任务的零式战斗机中队。
9点十五分,从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起飞的十五架鱼雷机锁定了南云的编队,沃尔德伦海军少校率领鱼雷机,立即在燃料快耗尽又无战斗机的掩护的情况下,勇敢的冲向目标。这是一场悲壮的自杀攻击,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火炮张开火网拦截了笨拙的复仇者TBF鱼雷机,十五架TBF瞬间就全被击落。
9点三十分,从美航空母舰起飞的十四架TBF鱼雷机,呼啸着直奔日航空母舰苍龙号。负责护航的日海军航空队的二十四架零式战斗机顽强阻击,瞬间便有10架鱼雷机机毁人亡,残余的四架扔执着的扑向苍龙号投雷,都被苍龙号成功地闪避过去了。10点,又有十二架鱼雷机进行了决死攻击。至此,从三艘美航空母舰上出动的共四十一架鱼雷机,只有6架返航。更可悲的是,TBF所投的鱼雷无一命中目标。
目睹了这场舍生玩死的决死攻击,敏捷果断的精彩截击,日本士兵不断为其空中的零式武士们的表演鼓掌喝彩。南云下令反攻。他的航空母舰掉头迎风而行,让飞机可以更容易起飞;另外的飞机正在机库甲板上准备放回弹药库。还有五分钟,日机即可全部腾空前往对美舰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五分钟,对日本人来说,再没有比这五分钟更宝贵的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五分钟就是天王山上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时刻,在这短暂的五分钟里,帝国海军三百十五年以来最大的悲剧发生了(壬辰战争除外)。
10点二十五分,第一架零式战斗机飞离甲板,突然间,瞭望哨喊到:“俯冲式轰炸机,俯冲式轰炸机” 但见三架SBD无畏式轰炸机朝赤城号急速俯冲下来一道明亮而夺目的闪光照的舰桥上的军官们眼花缭乱,炙热的气浪猛烈冲来,将他们掀翻。日航空母舰赤城号被两枚炸弹击中,命中的炸弹引爆了刚才随手丢放的那批高爆炸弹,发生剧烈的爆炸,大火从舱口内喷出,吞没了甲板上的飞机,而飞机上的鱼雷又被引爆。赤城号上仿佛正在进行一场爆破大竞赛。
从约克城号和企业号上起飞赶来的这批轰炸机,终于在这一刻扭转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进程。日航空母舰加贺号和苍龙号同时遭到攻击,三艘赫赫有名的航空母舰在转瞬间变成一摊烈焰包裹着的残骸,面临沉船的命运
飞龙号没有受伤,他先派出爱知九九式舰载轰炸机和九七式鱼雷机,发现了约克城号并发动了复仇攻击。下午5点,企业号上的SBD,在飞龙号正要向美国的其他几艘航空母舰发动攻击时,发现了他的位置。它们四次直接命中这艘日军航空母舰,使母舰爆炸并燃烧起熊熊大火。六月五日凌晨2点三十分,飞龙号上的山口多闻少将面对800名官兵进行诀别的训话:“身为航空母舰战队的司令长官,对飞龙号和苍龙号的损失我要负全部责任。我将与此舰共存亡。我命令你们全体离舰,继续效忠天皇陛下。”临别,他从身旁的一只水桶里倒了一杯淡水,同幕僚们黯然诀别,然后用布把自己绑在舰桥上……
日军第二舰队根据山本的命令,离开进攻部队。他的四艘重巡洋舰在二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前去炮击中途岛。其余的大部分舰只,包括二艘战列舰和四艘重巡洋舰,加速前去支援南云的航空母舰。然而来的太晚了,第二舰队看到了南云的两艘战列和大部分水面舰艇,然后摸黑往东行驶,去寻找美舰队决战。美太平洋舰队向东撤退,没有捉住目标。
凌晨2点五十五分,山本大将断定,日军向东行驶的舰只不可能成为夜战的胜利者,而可能会成为拂晓空袭的牺牲者,因而取消了对中途岛的占领计划,下令全队撤退。
海战的结果,美军损失一艘CV,一艘DD和一百四十七架飞机,日军损失四艘CV,一艘CA,伤六艘其他舰只,五十二架飞机被击落,另有二百八十架沉入海底。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难以置信的败北,对美国则是难以置信的胜利。
这一战给自称无往不利的日本帝国海军官兵的心理以沉重的打击、惨败后的日本人极为恐慌,把海战实况列为绝密。转进中的海战受伤者,都从媒体中统统的消失,深夜之前送进医院,病房完全与外隔绝。
丘吉尔说,”美国这一胜利值得纪念,不仅对美国,对整个同盟国都有重大的意义。对士气的影响是很及时的,这一举措成功地扭转了日本在太平洋的优势。曾经我们整个在远东遭到惨败,现在敌人的这个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日军从中途岛海战溃败后,东进破灭。以日本国力实力而言,巩固现有外围防卫圈,已很难支撑。但大本营不但不思考收缩战线,反而继续伸展其侵略魔爪。六月底,大本营又扯起南下的战旗,重谈三月份的斐济萨沃作战的老战略,矛头指向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和所罗门群岛。南下进行入侵作战的陆军部队为百武晴吉为军长的第十七军,海军则是重新组建第八舰队,任命三川军一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拉包尔。
1942年一月二十三日,日本大举进攻拉包尔。澳大利亚的空军,驾驶者六架可以进入博物馆的一战古董战斗机仓促应战,结果全部被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击落。地面部队也作了一次毫无胜算的抵抗,抵抗了一下就被击溃了。多数陆军战死或者被俘,只剩下极少数的残兵败将,逃入了荒无人烟的深山丛林中,如野人一般的继续游记作战。于是,澳大利亚建国以来第一次感到他们的国界又被入侵的危险了。澳大利亚正规军的兵力虽然弱小,但是作战实力却很强悍,他有两个师在北非作战,第三个师已经在新加坡战场上全军覆没,所以现在本土防御任务完全由非正规军武装民兵来守卫。
下一步怎么办,日本人是否准备入侵澳大利亚?在美国,有许多人都相信他们会这样做的,澳大利亚人的害怕与恐慌并非空谈。而日本大本营本部目前正计划开辟南太平洋战场与美国决战,因此他们只想让澳大利亚退出战争。
南太平洋战场包括赤道以南,俾斯麦群岛以东的各个海域。占领拉包尔在这个计划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有了这个基地他们就可以朝着多个方向入侵了。日军攻占拉包尔,并使其要塞化,其目的就是切断美国到澳洲的补给线,使盟军不能使用澳洲作为反攻的基地,困死澳大利亚后,日本再计划慢慢的收拾新西兰。
从拉包尔的基地要塞作为起点,日本要同时入侵新几内亚和横扫所罗门群岛。五月三日,参加珊瑚海海战的一部分日本海军特混编队驶近图拉吉岛,澳大利亚政府无力防守,立即命令驻军撤出该岛。 日军迅速的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却无形中使盟军获得了一项特殊的优势。那些散落在各个岛屿生活的白种人,并没有完全逃离所罗门,他们受到澳大利亚补给后又偷偷地溜了回去,潜伏在岛内的深山老林之中,用无线电报告日军的行动。这项行动被称作斐迪南作战,这些人被称为“澳洲的海岸监视者。”
澳洲的海岸监视者出身各有不同,但具有共同之点,就是当地岛民的坚强意志。他们之中多数人是政府官员,年轻的地方官吏,另外还有地主,矿主,商人等等,甚至于还有几个传教士。他们独来独往,用尽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完成他们的侦察任务。凡是有日本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他们的踪迹。
澳大利亚海军用各种办法来支援他们,供给他们补给和装备。当形势危急时,设法把他们撤出;当他们疲惫不堪之时,设法使他们获得调换休息的倒休机会。为了使他们被俘时不至受到日军的杀害,澳大利亚把他们列为海军的正式人员,但是海军的军衔和制服,实际上只起到极有限的保护作用。多数被俘的海岸监视者都还是受到了严刑拷打,然后马上处决了。不过,被俘的海安监视者并不多,他们宁肯战死也不选择屈服,除非受伤后迫不得已。
所罗门群岛,代表着大约从赤道以南约五度的某一点起,接近着新不列颠,一直向东方发展,达到几百里远的距离。其中有几个大岛,加上无数个小岛,构成两条平行的锁链,中间隔着一道很宽的运河,常常被称作狭缝。地质学家研究后发现,所罗门群岛的岛链其实是一些古老的珊瑚礁,沉淀在一个水底山脊上面。在远古的时候,有一次火山运动,才使它们露出海面,所以岛屿 上到处都是崎岖的山地、险峻的峡谷和深沟,更有众多的天然岩穴,几千年来的热带气候又使岛上长满了茂盛的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和其他各岛,并合在一起组成了所罗门群岛保护国,由澳大利亚委派总督治理该岛,首府设在图拉吉岛。
在整个春天里,海安监视者们不断向盟军发报说,日军正沿着所罗门群岛构成的两条锁链,继续向东发展。六月十六日,日军派门前大佐率工兵和两千多从朝鲜和中国抓来的劳工,进驻瓜达卡纳尔岛大兴土木,准备建造另外一个空军的前进基地。而后,日本人为力争八月五日前建成使用机场,又派冈村少佐的不对前来突击施工。
瓜达卡纳尔是所罗门群岛的第二大岛,位于赤道南纬十度,它差不都有九十英里长和二十五英里宽,面积约是长岛的两倍。从空中俯瞰,它像是一座热带天堂,山上一片葱绿,沿海有茂密的树林,还有色彩缤纷的珊瑚礁。实际上这里是个失乐园,对这里生活的动物们来说都算是炼狱一般。奇峰,光秃的丘陵,稠密的森林,少的可怜的淡水,栖息着凶恶的白蚁,疟蚊,冷的刺骨的倾盘大雨,无法让人忍受的酷热,还有到处随手可见的鳄鱼,大蜥蜴,毒蘑菇,毒蜘蛛,蚂蝗以及蝎子。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曾说:假如我是国王,我惩罚敌人最猛的方式就是把他们放逐到所罗门群岛上去。“
一群蜿蜒起伏,标高达八千英尺的深绿色死火山,象脊梁骨似的贯穿全岛。在南岸上,这个山脉突然地降入海中,而在北岸,在山麓之下是丘陵地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平坦的沿海平原,只有在这种地形上才能够建造飞机场。
1576年底,一个年轻的探险者,西班牙人唐阿尔瓦罗 德门达纳,从秘鲁出发在风浪中航行了三个月后发现了这个绿色的岛屿。不过,群岛上没有他渴望的黄金宝藏,迎接他的是一些头发蓬卷、肤黑如炭的美拉尼西亚人。当地土著人对于谁来都不大在意,他们宁愿在自己人之间进行血腥的格斗和割取敌人的头颅作为战利品,而不去团结消灭白种人入侵者,而对传教士的布道,他们也是有礼貌地聆听。
这位年轻的西班牙探险家德门达纳,便将这个群岛取名为所罗门群岛。
以后几个世纪,几乎没有什么探险家在登上这片土地,因为这些岛难以进入,又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1896年,维也纳地理学会组织了一个阿尔巴特罗远征队,在瓜达卡纳尔登陆,远征队的十八名奥地利人穿过平原,越过山麓小丘,企图攀登岛上一英里高的达图夫山。在这里,岛上首次发生了文明之间的重大对抗,当地土著人警告说,如果有人征服了他们这座伟大的神灵之山,岛上所有的美拉尼亚人都会受到神灵的惩罚,不得好死。
远征队队长,奥地利的著名地质学家海因里奇*弗奥隆 冯 诺夫贝克不以为然,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其目的就是要考察达图夫山,因此还是要继续做登山准备。第二天一早,当远征队正在吃早饭的时候,一大群土著人手持着长矛大刀悄悄地包围了他们的营地。出于怜悯这些将死之人,土著们一直暗中观察,让他们吃完了早饭才开始发动攻击,奥地利人万万没有想到,昨天还对他们如此俯首帖耳的土著人,今天就变得如此残暴野蛮。经过一场激烈的枪战和肉搏战,他们最终打跑了土著人,但是奥地利人自己也伤亡惨重,有留名远征队员就此长眠在岛上,其中一人就是他们的队长,地质学家诺夫贝克。瓜达卡纳尔的第一场世界有记载的战斗就这样宣告结束。
珍珠港事件发生时,瓜达卡纳尔岛上只有几个天主教传教士,几座椰子种植园和一家伯恩斯菲尔普贸易公司。北部沿海只有一条小路穿过椰子种植园,内地的羊肠小道只有土人们才敢走,很少有白人愿意跟着他们进入。
马丁克莱门斯上尉是个例外,他是唯一敢独自走这条内陆小道的白人。作为海安监视者,当年是英国剑桥大学有名的远动员,毕业后,立志献身于所罗门群岛的文明建设事业。他一直在图拉吉的政府部门里服务,以自己的人格去努力与土人交流,并受到他们的拥护。日军攻占图拉吉岛后,克莱门斯逃到了瓜岛,担负起海安监视者的领导职务,率领着两个澳大利亚人和几个土人,分别在瓜岛几个不同的要冲监视日军。他们把日本运兵船和飞机的调动情况,用无线电报告给澳大利亚海军情报局。正是有这位勇敢的海安监视者,向华盛顿报告了敌人在该岛集结的准确数字,证实了日军在此修建飞机场的消息,并且预估了敌人在八月中旬计划完成机场,交工使用。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获此消息感到震惊,假如日军一旦把这个飞机场建成,从瓜岛起飞的日机就能够轰炸圣埃斯皮里图岛,艾法特岛和新歌里多尼亚岛北部的库玛克飞机场,这就意味着上述驻地的美军不久就会饱尝日本人的炸弹了,对整个南太平洋方向有着严重的威胁。
切斯特 尼米兹 海军上将把目光转向所罗门群岛,他想趁着中途岛战果,在太平洋跟山本大将决一雌雄。
尼米兹这个人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大多依仗他对形势判断上所具有的惊人的预见能力。他的这种才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同他还是海军军官学校学员的儿子的一次谈话中所做的预言就能看出来。当时,小切斯特问他爸爸:你在海军中有什么样的抱负呢?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抱负呢?“他的父亲是这个回答的: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当上海军作战部长,也就是海军的最高指挥官。
 老尼米兹接着对儿子说:”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不久以后跟日本和德国打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将从残酷的突然袭击开始,我们可能没有准备,首先会失利。这时,华盛顿那边将会对现任的所有海面上的指挥官们反感至极,虽然并不是这些人能力的问题,但是那么估计将会全部被撤职。那时,我将会受到重视,并委派为舰队指挥官一职。“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奇袭珍珠港后,尼米兹将军果然临危受命,出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这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中进行的。中途岛海战刚刚结束,他又在考虑袭击图拉吉的计划。
麦克阿瑟将军一向反对尼米兹关于袭击图拉吉岛的建议,认为过于冒险,但他自己却支持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他建议把经过两栖作战训练的海军陆战第一师和两艘配有护航队的航空母舰调给他,他打算用这些部队和原来管辖的三个陆军师,马上就能突袭新不列颠岛,攻占拉包尔和俾斯麦群岛,从而迫使日军北撤700海里,撤退到特鲁克基地上去。
早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就决定成立两个司令部,把西南太平洋地区,包括菲律宾、中国南海地区、暹罗湾、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大部分、澳大利亚和所罗门群岛划归司令部设在墨尔本的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太平洋其余地区,包括马绍尔群岛、卡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则归司令部设在珍珠港的尼米兹指挥。
麦克阿瑟再三警告,日本人会把大部分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他管辖的战区,除非他所得到的人力物力比尼米兹多,否则这里将大难临头。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对麦克阿瑟的这个计划颇感兴趣。
海军参谋长欧内斯特 金对这个计划感到十分吃惊,海军的高层不理解麦克阿瑟的计划中为什么要把为数不多的航空母舰和太平洋战区仅有的一支海军陆战队,派到布满暗礁和海图绘制的都不清晰的所罗门海域,故意进入敌人空军基地的可攻击海域中去作战。
金坚持要逐步拿下所罗门群岛后在攻取拉包尔,以便能够把机场修复,用轰炸机和战斗机来支援后续的进攻行动。而且金认为,因为包括陆战队、航空母舰、运输舰及大部分支援舰只在内的参战部队,只能来自太平洋舰队和太平洋海区,所罗门群岛作战的指挥工作,应该由海军这边的尼米兹将军来负责。他说,陆军将在海军和陆战队攻占这些岛屿之后负责守备任务。
金支持尼米兹,马歇尔支持麦克阿瑟,双方争执不下。尼米兹表示说:即使得不到西南太平洋海区和陆军部队的支援,也肯定要使用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发动这次针对图拉吉的攻击。对此,麦克阿瑟马上就给马歇尔拍了一份电报,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见。他说:海军要想把太平洋海区的陆军降为次要地位,是想要把陆军置于海军和陆战队的管辖之下,这事越权的行为。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公平的妥协,马歇尔请来金将军会面,面对面的坐下来谈,以便于能把问题心平气和的解决。会谈在几天后有了结果,拟定了最终攻击目标 计划的名称为:攻占新不列颠与新几内亚地区总作战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进攻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尼米兹上将指挥,任务是与八月一日前后攻击瓜达卡纳尔岛北面二十海里的一个名为图拉吉的小岛。麦克阿瑟负责第二,第三部分,任务是夺取所罗门群岛的其余各岛。到此为止,计划制定者对瓜达卡纳尔岛还是兴趣不浓,希望全集中在夺取图拉吉岛的计划上,该岛是一个日军的水上飞机基地。
尼米兹任命的负责第一部分行动的罗伯特 戈姆利中将,七月七日在墨尔本与麦克阿瑟商量事情时才第一次获悉有攻击该岛的可能性。尼米兹的一份电报说,日军正在瓜达卡纳尔岛上建造小型机场,并建议把它与图拉吉一起拿下。
麦克阿瑟和戈姆利两人原则上表示同意,但却都反对立刻发起行动,因为只有一个会两栖登陆的作战师,运输力量不足,飞机少到作战最低需求量。还有一个原因,开始任务后,运送两栖部队的航空母舰会远离盟国岸基飞机保护,在非保护区域的航程停留时间会过长,从而成为日本岸基飞机的攻击目标。参谋长联席会不理会他们分别提出的意见,命令仍旧按计划实施;只有如此迅速采取行动才能扩大中途岛战果,最终取得南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们给这次行动定了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代号为:瞭望塔。
虽然瞭望塔行动名义上是由戈姆利来指挥,但他不可能从努美阿行使战术指挥,因此他还是把这个控制权交给了经历过珊瑚海和中途岛两次战役的弗兰克,弗来彻海军中将。由于兵力不足和准备仓促,弗莱彻及其他担任这次攻击任务的参谋人员,都对瞭望塔行动并不那么积极。
美国第一海军陆战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被任命为瓜岛登陆作战部队的指挥官。戈姆利命令他务必在五周内拿下瓜岛和图拉吉岛。范德格里夫特受命后不免忧心忡忡,这个弗吉尼亚人已经有三十三年职业军人的经历,生就一副刚毅的面孔,行动起来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可是作为一个指挥官,他现在竟然对瓜达卡纳尔一无所知。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依靠一张陈旧的航海图,一叠传教士们拍摄的年份久远的照片和一部杰克,伦敦所写的短篇小说集去制定他的登陆作战方案。
军令如山倒,时间紧迫,于是这个行动计划草草制定出来,被参谋人员冠以“小本经营”的绰号。
虽然说是小本经营,但美军实际上做的却是最大的买卖。陆战第一师的登陆瓜岛的旅行开始了,这是他的第一个任务,也是头一次开入太平洋战场。
“现在听我说!现在听我说!所有的人员都进入你们的战斗位置……把门窗都关闭……:
在辽阔的海面上,几千名陆战队员都正在学习服从从羊角筒里传出的声音命令,学习在运输舰上的一切沉闷生活和操作细节。第一师士兵力的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出海,头几天还觉得海上生活很新鲜刺激,过了几天就开始感觉到厌倦了。而那些老兵和预备兵,曾参加过大西洋海岸演习,在运输舰上旅行过十几次,就连那些新兵的短期新鲜感都没有,直接就是一张苦闷相来执行任务。
第一师自师长以下,都没有料想到参加第一线作战认识的机会会这么快的到来,没做动员准备,士兵士气不高,看起来所有事都是例行公事,毫无生气。尽管大部分的官兵都接收了一整年的两栖作战训练,但各个单位都是最近才扩编足额,所以整个战斗组织缺少合作的演练。不过那些是长官们应该考虑的事情,士兵们自然不想操心。夜里在漆黑的甲板上,仰望着热带天空的星星,对他们准备开往的异地,不由产生出种种的幻想。
六月二十五日,上级突然决定全师尽快准备开入作战地区,第二梯队用火车从新泽西运送到旧金山,然后上船,于七月到达惠灵顿。下船之后,马上又接着转海运,这已经是临战式的行军方式了。
七月二十六日,弗莱彻在斐济群岛以南四百海里的南太平洋海面,召集这支远征军所属各部队指挥官开会。在弗莱彻的旗舰"萨拉托加”号上的会议开场时闹了个笑话。一个倒垃圾的士兵在一位将军登舰时,无意中泼了他一身牛奶,搞得这位仪表堂堂的将军狼狈不堪,随从副官目瞪口呆。
会上,红光满面的第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发现,总指挥官弗莱彻对即将开始的反击作战行动缺乏细节了解,而且情绪上并不亢奋,甚至没有兴趣去多聊聊日军的实力。这大多是和他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经历有关,在所有出席此次会议的将军中,只有弗莱彻一人曾经体验过被日本飞机的轰炸感觉,他在珊瑚海战役被击沉了列克星敦号,又在中途岛战役被击沉了约克城号。但范德格里夫特不一样,他摩拳擦掌的打算率领一万七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到瓜达卡纳尔去打日本鬼子了,他们打出了美国反击战的第一枪,想起来就兴奋不已。看上去坐立不安又很疲倦的弗莱彻,公开表示瞭望塔行动的可执行性是值得怀疑的,如果把他的三艘航空母舰暴露在日军轰炸机的航程之内的海面上,那简直就是羊入狼口的行为。范德格里夫特的部队光是把辎重搬下船登上瓜岛就要花五天的时间,这种事他就感到不寒而栗。
弗莱彻说:由于有遭到岸基飞机场起飞的日机的攻击危险,我觉得从开始登陆,到任务结束,我不能让航空母舰在那个地方停留超过四十八小时以上。“
范德格里夫特按住了性子,至少需要有五天左右让航母停留在那里执行空中掩护,这已经少得快到任务失败的临界值了。然而弗莱彻还是担心美国航空母舰在南太平洋可能被击沉了,因为整个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上,只剩下一艘重型航空母舰了。最后他还是固执己见,航空母舰必须在登陆后三日马上撤走,不能讨价还价,这一举动让范德格里夫特怒气冲冲的离开会议室,但弗莱彻仍然没有让步。
海军陆战第一师的命运命中注定要受磨难。它是瓜达卡纳尔战场上的先锋部队,同时他也成了一个试验部队,用来为整个美军陆战部队来进行岛屿作战实战经验考察。
因为是第一次作战,军需处这边先出了岔子,他们不知道近几个月需要参加跨岛登陆作战,所以补给方面缺乏一些重要的物资,临出发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设法补充上。陆战一师任务前在新西兰的惠灵顿港口上短暂停留,这里的军港不是很大,对美军战斗武器装备和补给物资的装卸来说,是非常困难。新西兰除了提供了少数起重机操作人员外,其他一切设备的装载,装卸都需要陆战队自己来完成。士兵们不得不连夜加班加点的工作。老天还偏偏不作美,南太平洋正值雨季,大雨把物资和装备都淋坏了一部分。到七月二十二日正午,第一师起锚离开惠灵顿的时候,大多数士兵都有精疲力尽之感,而且还完全不知自己的目的地到底在何方。
当然,师部是很清楚的。
出发之前,陆战第一师的情报科科长高特吉上校,先行飞往澳洲搜集所罗门群岛的情报。他得到的有价值的情报并不多,关于瓜达卡纳尔的大致情况和一些八卦花边新闻,即使没有这趟旅程大家也都清楚明白。第一师没有获得一张可靠的岛屿地形图和高空高清照片。只有空中侦察照片,他们把海岸的轮廓以及可以登陆的滩头位置给测量了出来,但对丛林和深草掩盖的内陆,几乎毫无办法。而时间已经十分的紧迫了,一定要在日军飞机能够使用新机场之前就发起攻击,攻击必须出其不意。
高特吉上校找来几个对坐船往返所罗门有经验的新西兰人,他们有的在图拉吉种过椰子,有的在所罗门群岛上传过道,都表示愿意参加到这次远征中。在高特吉没有和瓜达卡纳尔岛上的海岸监视者克莱门斯接触之前,他也之恩那个这些勇敢的向导了。
此时,陆战第一师还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作战单位,有一个团仍被滞留在萨摩亚岛上驻防。为了补足缺额,海军部把陆战第二师的第二团暂时抽调过来,此外还加上第一突击营,第一伞兵营以及第三步兵营,总算是拼凑成了一支登陆用的加强部队。各个部队预定在飞机岛附近集结,作了一次临战登陆演习,结果发现他们都不得作战的要领。
登陆舰艇一个个地在水里打转,找不到起锚的起线在哪里,军官们声嘶力竭地传达着命令,但不知道他们应该具体做什么事情。当第一波有组织性的攻击完成后,他们集体向海岸冲锋,又有不少的舰艇在距离陆地几百码的地方搁浅。其他的船只勉强挣扎上岸,也乱成一团,可以说没有一个士兵是真正按照指挥来顺顺当当地上岸的。
当陆战第一师开向瓜达卡纳尔,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心情简直是糟透了。新来的各个单位还不能够和他的部队混成一个整体协调作战,他们现在所使用的大量装备,对这样的一次大规模的两栖作战也不太适用。范德格里夫特想:靠,这下完了,马上又安慰道:向来都是预演不好意味着肯定成功(no spell yes!)
八月六日的傍晚,由特纳海军少将指挥的南太平洋登陆运输队逼近了所罗门群岛。二十三艘运输船上满载着第一陆战师近一万七千人。为登陆部队护航的有八艘巡洋舰和一个驱逐舰编队,由英国海军少将克拉奇利指挥。空中支援编队是 萨拉托加号,胡蜂号,企业号三艘航空母舰。以及北卡罗林纳号战列舰及重巡洋舰五艘,轻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十六艘,油轮三艘等组成的特混编队,指挥官是美军少将诺伊斯。以上两支支援部队的战术指挥是统一由弗莱彻海军中将来指挥。
整个攻击舰队的共有舰只八十二艘。
庞大的舰队,顶着蒙蒙雨雾出发以十二海里的匀速向北面行进,四艘运输舰和四艘驱逐舰开往图拉吉岛,另外十五艘运输舰和货船则是驶向瓜达卡纳尔。
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运气似乎开始好转了,海上的风浪很是平静,大部分时间都有雨雾,走后两天更是云密而不下雨的多云天气,云层压得很低,使日军的空中侦察机无法观察到海面。在敌人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运输船与八月六日夜间三点十分,接近瓜达卡纳尔岛西北方。
运输舰上的机械师们检查了登陆艇的引擎,水手长检查了辘绳的吊杆。空气非常的潮湿,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灯光管制”命令下达了。在舱内,士兵们和衣坐在吊床上,有的在打牌,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给家里写信。饭厅里挤满了海军陆战队员,或在听留声机,或在看弟兄们跳舞.在美国军团号上,即将率领第一批部队登上瓜达卡纳尔的勒鲁瓦亨特上校,在演独角戏,招待他的部下。这位上校人生经历丰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受过伤,中过毒气,并得过一枚勋章。他清了清嗓子,唱起“我要娶一个像嫁给我老爹那样的美女”
范德格里夫特将军站在特纳的旗舰“麦考利”号上,手扶栏杆,在夜色中瞭望远方,前景虽然凶吉未卜,他的情绪仍然高昂。此次出兵,兵力不多,也不清楚日军有都强,但可能称为惠灵顿所称的滑铁卢战役。
在盟国方面,一度在东南亚同日军战斗过的少数军人,从乱军中逃出性命后,都异口同声地说着这样的一种神话:日军强大到不可击败,特别是甲种师团,差不都每个士兵都是超人。
范德格里夫特并不否认,日本人在战略技术和战术执行方面都具有超人般的成就,这是他们的成功基础,他们注重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总以绝对的优势攻击敌人的弱点。在菲律宾,双方兵力的比例达到一百个比一的惊人程度,在这种占压倒性优势下,日本军队并不需要有超人的战斗能力,也一样能够获得心理压倒性的胜利。
现在就要由他——范德格里夫特将军,率领他的登陆部队,去打破这个神话。他离开船栏杆,抹黑回到闷热的小舱,在写给家里的家信上继续写道:
明日拂晓我们将在这场战争的首次反攻中登陆,计划已经制定好了,上帝保佑我们判断正确……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我可以保证,我已经尽了全力,但愿这个最大的努力已经足够了。
两个小时后,哨兵瞥见远处有个黑影,形状象金字塔,这个是一个小小的火山岛。
舰队向右急转弯,进入了埃斯帕恩斯角和萨沃岛之间的海峡。薄雾已经消散了,美国两栖部队的舰船仍然未被发现。平静的海面使士兵们毛骨悚然。陆地上吹来的微风,对在海上航行了几个星期的人来说,这让人心旷神怡的消息。但是在此时它却充满了丛林和沼泽的恶臭。
范德格里夫特吃完早饭后,东方已经发白,他回到甲板上,仍然未见敌人的踪影,是不是这是一个圈套?运输舰朝着各自的目标继续前进——图拉吉岛上的“蓝滩”和位于瓜达卡纳尔北岸正中的“红滩”。
“红滩”离即将竣工的日军机场只有三英里之遥
早晨六点四十分,雷鸣一样的炮声打破了热带雨林的沉寂,三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同时开火。这是这个地区丛林不曾听过的声音,到处都吐着深红色的火舌和红色的火焰,照耀着灰蓝色的海面。站在“美国军团”号舰桥上的记者理查德 特利来加斯吉斯看见“炮弹划过晨空,好像用红铅笔划出的弧线”朝瓜达卡纳尔飞去。两分钟后,在隆隆的炮声中,特利来加斯吉斯又听见比较远处的炮声。那是一搜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向图拉吉在开火。
无论在“红滩”还是“蓝滩”,美军都还没有发现敌人的动静。很明显,日军被第一师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到三十分钟,所有的运输舰都进入阵地。从三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在上空出现,向海滩和轰炸目标地区扫射,他们只遇到稀疏的高射炮开火,根据空中侦查和有限的情报来源报告,这里就是日军集中的地点。
“登陆部队上岸!”扩音器里传出命令。
运输舰上,海军陆战队员们在出口处站好队,三十六英尺长的登陆舰是用人力放下水面的。四十五英尺和五十六英尺的运输艇则用吊杆放下水。穿着绿色粗布军装的陆战队士兵们——身上挎着枪,屁股上挂着饭盒,背着沉重的背包,沿着舰身两边的软梯爬下去。
在预定登陆点,第一师的突击营一拥而上,率先登上滩头,没有发现一个敌人,好像岛上无人居住似的。八时五十分,指挥官发出一个信号:“登录成功未遇到抵抗。”一个小时后,第一艘登陆艇抵达瓜达卡纳尔的“红滩”,艇上士兵一个个纵身跳入温暖的海水中。大家原以为会遇到猛烈炮火,但却安然走过了无遮无掩的沙滩冲入丛林,未遇到一枪一弹的阻击。
特鲁瓦亨特上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对周围莫名其妙的部下开玩笑地说:“god bless me!第一师,登陆日好运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