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阅读·观看——寄居兔毛深处,还是一睹兔子以外的风景|《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写给孩子们的一部以西方哲学史为主线的长篇小说。在《苏菲的世界》里,哲学中的种种流派和诸多伟大的哲学家通过导师艾伯特与苏菲之间对话向生活在当代的读者挥舞着双臂。而全书的故事主体又是一个剧中剧,我们所看到的也是一部书中书。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少女苏菲,她通过神秘导师艾伯特的讲述学习西方的哲学史。过程中产生的讲义就是读者手中这本《苏菲的世界》。随着故事的发展,哲学史的时间线日益趋近于当下,书中隐藏的故事也随之渐渐浮出水面。所谓的苏菲,以及神秘导师艾伯特其实是少校艾伯特为女儿席德所写故事中的人物。苏菲也好,导师艾伯特也好都只是少校意识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书中的席德所看的与读者所看的同样都是《苏菲的世界》。因此我们既是苏菲的投影,也是席德的投影——读者与书中的人物重叠了。此外,席德这个名字则与中世纪一位女思想家席德佳对应,至于苏菲这个名字,则是源自古代基督教。不同于中世纪时对女性的否定,古代的基督徒与犹太人都相信上帝也有女性化的一面,上帝的女性化一面被称为“苏菲亚”,因此“苏菲亚”或“苏菲”就是智慧的化身。就这样,已经与书中人物身份产生重叠的读者又与哲学史产生了关联。
读者就这样被作者拉进了故事,进入苏菲的世界。此外,历史和宗教人物与书中人物身份重叠也巧妙的解释了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为什么名为苏菲的世界,不只是因为本书的主人公是苏菲,更因为苏菲一词有智慧的含义。哲学便是智慧的学科,因此《苏菲的世界》便是哲学的世界,智慧的世界。且每一位读者都将置身其中。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可见一斑,本书所蕴含的趣味性也不言而喻。
除了花费大量心思的构思编排,本书另一个讨喜的地方就是它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史书籍只是单纯罗列的编排方式。一般的哲学书籍提供的是一个个哲学家,哲学流派的介绍,它们展现给读者的是个个单独的点。如果说哲学是夜空,那么我们通过这些书籍看到的哲学家们便是闪烁在夜空的点点繁星。想要去阅读夜空,我们就需要自己去整合,归类,寻找脉络,连点成线,进而构建体系。而这样的整合梳理工作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年龄偏小的读者来说就有点不够友好。《苏菲的世界》不同,在提到一个点的时候它所讲授的不只是这个点,更是会主动去讲述点与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形成这个点的原因。为什么?不同于什么?是对什么的进一步发展?就这样,一片星空在作者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个个星座。读者所面对的夜空成为了些许块面,些许单元。此时的夜空变薄了,它清新透明,不再是之前厚重的漫天繁星。
以这样的梳理辅以它的故事性和对话为主的写作方式,就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的问题一一在导师艾伯特的讲解中得到了回应。于是,在肉眼可见的知识网络下,读者与苏菲和席德身份的重合也在进行,代入感由此生成。可以说,作为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是成功的,作为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也是可圈可点的。
本书虽不遗余力的向读者讲述西方哲学史,除却为了增加可读性而进行的编排之外,但不能忘记的是它仍旧是一本长篇小说而非一本有趣味的讲义。因此,进入一个哲学派别介绍时总会先有一个情节,或是苏菲的生活,或是席德的日常,或是一段熟知的童话故事人物,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红帽之类。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童话故事的出现一来调解气氛使得枯燥的哲学史增加了故事性,变得易读。二来熟知的故事和人物的增加使得各个哲学概念变得更容易理解,客观上加深了印象。这是本书吸引人的地方,但同时本书存在的一个缺点也在于此。那便是个别故事情节的穿插原因不明,叫人读了不知所以。另外,一些哲学家在本书中并未出现,如罗素,而一些与哲学本身无关的人却加了进去并拥有大量的篇幅,如达尔文。也许作者认为达尔文的发现对哲学进程影响之大不可忽视,跳过不利于读者对于接下来内容的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