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秋缒:与其在书海里找一本符合我偏颇喜好的书,自己来写不是快多了吗?(3)

其实这类似“殉情”一般的结局是作为读者的我不能接受的,只有放弃“生存下去”的束缚才能发现幸福也似乎充满了悲观与低落,因为爱上这个世界的时候,死亡已经确定了。但是对于书中的主人公来说,漫长的无趣的人生与“三日间的幸福”,如何取舍似乎并不是一个难题。
《starting over重启人生》与《三日间的幸福》都在说同一个主题,如何让那些自认为不幸的人从自我舔舐伤口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幸福,至少获得追求幸福的勇气。《starting over重启人生》中教我们积极改变自己,《三日间的幸福》则教我们正确认识死亡。
从《三日间的幸福》开始,三秋老师似乎也爱上了通过剧情反转再次反转的手法,来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辅助上插入回忆感想之类的段落,用类似《红楼梦》脂砚斋批语一样的手法暗示人物的结局让剧情的走向更加琢磨不透。
《不哭不哭,痛痛飞走吧》是我相对不喜欢的三秋缒的小说之一。虽然作者三秋先生表示,这是一个“经历过的痛苦与难受最终会成为成长的动力,人就是要接受一切勇敢活下去”的故事,想写掉进“地洞”里的人寻求幸福露出微笑的故事。但是故事中的女主选择复仇的方式,后段男主支持女主复仇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接受一切”的主题,直到最后,女主似乎也没有和世界和解。虽然杀过的人并不会真正的死亡,但是我却有一种“杀人犯最后的狂欢”的感觉。故事结局也没有表现出上扬,甚至有读者解读出女主在男主死后殉情的剧情。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三秋老师在《恋爱寄生虫》的后记中说过《那年夏天,你打来的电话》、《那年夏天,我拨去的电话》两篇写的是关于身体缺陷的故事。这前后两篇的故事很有巧思,当人们再为男主脸上的胎记消失而庆幸准备一鼓作气赢下赌局的时候,发现女主初鹿野同学的脸上却出现了胎记。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神秘事件直到结尾才最后明白原因,前期埋布的大量伏线也实现了回收,只不过通过机械降神的方式回收伏线也算是有些偷懒啦。故事情节是本书的亮点,看到当中也是几度捶胸顿足,只恨男主没按自己想法行事。
《那年夏天,我拨去的电话》小说封面
《恋爱寄生虫》是我最喜欢的三秋老师的作品之一。其最初的构想是“缺乏导致生病”的故事。似乎也在暗示着,即使有寄生虫的人也是健康的,而强行把寄生虫杀死,反而进入了 “病态”。故事前段两个互不熟悉的人交流的剧情有很强的对话感,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中后期节奏加快,主角两人组最终统一了认识,决定接受治疗。在这期间作为读者的我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道寄生虫可能是产生爱情的原因时,我认为不必除虫,寄生虫也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它的决定也是我的决定;知道寄生虫可能诱发自杀时,我认为可以除虫,结束之后如果还能相爱也就证明了爱情与寄生虫无关;知道除虫产生负面影响时,我又成为了简单的不除虫者。读者在其中的徘徊也反应了故事的精彩程度。书中一些真实的寄生虫知识也变相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提升了读者代入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