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95后看名人传之曾国藩篇二

2023-03-25瞎逗真写 来源:百合文库
篇二 求学考榜难过天
考取功名是读书人实现理想抱负最合适的路,曾国藩和他的老爹亦不例外。
16岁那年,曾国藩开始考秀才,他老爹也跟着他考,不是为了陪伴儿子,而是考了多年始终不过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曾家人有一种韧性,一种打不倒,达不到目标不放弃的坚持。
往往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经历失败后恢复信心爬起来成功就会比较顺利的到来,如果这个定理有用的话,那么曾国藩在第二次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再不济第三次考试也该通过了,结果考了整整五次,第五次还是考了半个秀才。第一次老爹安慰他说才考一次,不要灰心;第二次安慰事不过三;第三次安慰绝不放弃;第四次说老爹一直陪着你;第五次才有了一点起色。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曾国藩考五次的过程中,他老爹全程陪同,真正的陪考,最终也没考上。
说回曾国藩,半个秀才是佾生的别称,佾生是指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可,选其充当孔庙中祭祀礼乐舞的人,获得佾生资格后,下次考试可以跳过县试和府试,直接参加院试。(科举考试顺序:第一级 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第二级乡试,是科举才试的第二级才试,习惯称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各省考试地点在省城的贡院,第三级 会试和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分两步进行,先会试后殿试。会试,就是集中会考之意,三年举行一次,顺天府及全国各省举人,于乡试后的第二年即丑、未、辰、戌年来京参加由朝廷命礼部主持举办的会试,殿试,由皇帝主考,在宫中殿廷亲发策问,故又叫廷试。)由此看来曾国藩大哥这个考了五次才得来的半个秀才只是小升初刚升上而已,他自己也明白情况,于是发誓一定要获得秀才资格。
就这样参加了第六次考试,毫无意外,又落榜了。他爹这次真的心态崩了,捶足顿胸:“儿啊,我考了16次,你考了6次,我们考合计22次,这蒙都该蒙上一个了。咱曾家难不成就是陪考的命吗?”曾国藩对这个抱怨表示赞同,却也第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真正不一样的地方,他说:“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确实不一样,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当初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想能混过去就行,这个考试客观题选择题超多,好多人都说蒙蒙就过去了,我轻信谗言,结果考了三次,花了好多大洋,最后一次都没过,没有继续考,放弃了。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受,想过吧还不想学,确实有人蒙过了,那个人为啥不是我?后来自己调整了一阵子才转变过这个思想,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深有感触。画个重点“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没有好运气普普通通的类似我这样的,咱就好好的学,踏踏实实来就行了。
秀才考试一年一次,在曾国藩23岁那年,也就是第七次考试中他入围了,虽然只是个倒数第二,他老爹也考上了。曾家这下可是张灯结彩,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喜悦中,这段考试经历给了曾国藩极大的鼓励,人笨人蠢不要紧,只要努力坚持,一定能成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