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汉字的历史㈤

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成立,当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计划科学发掘殷墟。同年秋,即派董作宾前往小屯调查,这是官方首次派人考察甲骨出土地。经调查,殷墟甲骨挖掘未尽,于是由他着手规划,同年10月组织第一次发掘,从此结束了私人任意盗掘的局面。董氏先后9次参加、主持或监察殷墟科学发掘。
1928年10月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史语所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发掘。以下其中在小屯发掘12次,在侯家庄西北岗商王陵墓发掘3次,均有重大收获:
1.1928年10月13日至10月30日,出土有字甲骨854片。
2.1929年3月17日至5月10日,出土有字甲骨740片。
3.1929年10月7日至10月21日、11月15日至12月12日,出土有字甲骨3012片。
4.1931年2月21日至5月12日,出土有字甲骨782片。
5.1931年11月7日至12月19日,出土有字甲骨381片。
6.1932年4月1日至1932年5月31日,出土有字甲骨仅1片,发現建筑基址。
7.1932年10月19日至1932年12月15日,出土有字甲骨29片
8.1933年10月20日至12月25日,出土有字甲骨257片
9.1934年3月9日至5月31日,出土有字甲骨450片,并从农民手中购得42片。
10.1934年10月3日至12月30日,对殷墟附近的侯家庄西北岗的商代王陵进行发掘工作(第10至12次发掘並未发现新甲骨)
11.1935年3月15日至6月15日
12.1935年9月5日至12月16日
13.1936年3月18日至6月24日,发现著名的「YH127坑」,坑內含有字甲骨17096片,此次发掘工作出土有字甲骨总计17804片。
14.1936年9月至12月31日,出土有字甲骨仅2片。
15.1937年3月16日至6月19日,出土有字甲骨599片。
上列十五次发掘工作共获甲骨文合共24953版。
从出土甲骨来讲,1928年10月至1934年4月,史语所进行的9次发掘中共获甲骨6548片,其中带字甲骨6513片。董作宾精选字甲2467片、字骨1399片,计3866片,编成《殷虚文字甲编》(简称《甲编》,1948年印行)。从1936年3月至1937年6月,由郭宝钧、梁思永、石璋如分别主持殷墟第13、14、15次发掘。这3次共发现字甲18307片,字骨98片,计18405片。第13次发掘,发现了著名的H127坑,一坑就有龟甲17088片、牛骨8片,计17096片。加上其他坑中出土的字甲字骨,总计17804片。
这三次的重要部分被董作宾编为《殷虚文字乙编》(上中下)(简称《乙编》,三册分期于1948、1949、1954年出版)。后张秉权将《乙编》碎甲缀合,编为《殷虚文字丙编》(上中下)六册(简称《丙编》,分别于1957、1959、1967年出版)。继刊发《乙编》、《丙编》之后,1995年,台湾史语所钟柏生主编出版了《殷虚文字乙编补遗》(简称《乙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