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杂评《笑傲江湖》

2023-03-26笑傲江湖武侠金庸小说点评 来源:百合文库
好久前用闲暇时间品读了金庸的《笑傲江湖》,今夜拾起当时写的杂评稿改了改便发出来。
金庸的武侠小说往往拾起了便不愿放下,这多得益于金庸著书的特点,他的小说情节变化多,每有奇峰突起,令人有意想不到之妙。
就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在洛阳城闲逛却因巧被绿竹巷中琴声曼妙所吸引,得识绿竹巷中的弹琴婆婆,文中的婆婆一直以黑纱罩面,最后却因令狐冲身着险境而不小心掀开了黑纱,在纱网之下的非但不是婆婆,反而是容貌绝色,如仙人白玉的妙龄女子,更是日月神教的圣姑。
更有文中主角令狐冲的师父岳不群,他从华山派掌门,号称“君子剑”。却因林家祖传的《辟邪剑谱》,不惜挥刀自宫,更搭上妻女也在所不惜,只为习得绝世神功而攀登权力的顶峰。这一前一后的君子到伪君子的转变,想必是大多数读者当然包括我在内所意料不到的。但转变却又不生硬,在前文中都有相应的伏笔与之回应,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只让人拍手称妙。
武侠,是金庸小说的主心骨,脉络所在。而《笑傲江湖》也没有埋没这二字,文中有武,更有侠。
《笑傲江湖》中的武,刀枪拳剑,鞭锏锤斧,应有尽有,从风清扬授予令狐冲的独孤九剑,田伯光的狂风刀法,更有莫大先生的潇湘夜雨,还有引得武林动荡人心四起的辟邪剑法。实在是让我这样的热血少年过足了瘾。
谈了武,再来谈谈侠。我以为在武侠小说中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侠比武更为重要,梁羽生说过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手段。与其有武无侠,毋宁有侠无武,武功好的侠士自是相得益彰,但没有武功的寻常人却也可以成为大侠。有武无侠避免不了成为像左冷禅那样只会勾心斗角的人物,空有一身武功,却无一丝侠义之心,却工于心计。文中林平之初时不过是富贵人家的一位公子,却因茶楼女子被骚扰而打抱不平挺身而出,这是有侠无武。这便是在金庸笔下《笑傲江湖》传达的一种武侠的黑白之分。
金庸一直在努力建构着侠的崇高风格,从《笑傲江湖》中的曲洋和刘正风二人的琴箫之交,魔教与正派的二人因为音律而抛开一切,刘正风决定金盆洗手,而曲洋也决定不问江湖世事,但却事与愿违。在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上,左冷禅派人捧着五岳联盟的盟主令旗,制止他洗手,并揭破他的真正意图,令他杀了曲洋表明心迹。最后只得曲洋杀入大会中挟走刘正风,二人于山间野林琴箫合奏,合作《笑傲江湖》之曲后,自知武林中正邪二派都不容二人存在,长啸一声,二人便大笑自绝经脉而死。这某种意义上,此时的侠更像是一种“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即为冲破一切束缚与压抑,追求精神的自由,剑术亦复如是,行云流水,率性任意,便所向无敌。风清扬的武学思想,打破了令狐冲在武学上因为种种规矩的障碍,他的个性本洒脱自在,而风清扬授予的独孤九剑正契合其个性,故而剑因人而活,人籍剑而笑傲江湖。由此,金庸便在《笑傲江湖》中建构了一群不甘沉溺于江湖争权夺利而向往魏晋精神的自由的人物,一如曲刘之交,二如风清扬,再如令狐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