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记大学狗逝去的青春:遗书坠简伤心史,沙海谁悲失路人(第六回)

《写生杂记》
摄•写生 
初出茅庐横行天下,百年修为寸步难行。
——题记 
接上回 
第六回:遗书坠简伤心史,沙海谁悲失路人
(五)摄•敦煌
写生考察:敦煌 (PS:包括敦煌博物馆,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很久以前有两只猴,在摘桃的时候为了不被老虎吃掉,决定合作。有一只先上树吃桃,另外一只负责放哨。吃桃的要留一半给放哨的,而放哨的不能擅离岗位。这就要求两只猴子不能只想自己。于是,两只猴变成了猴群,猴群变成了人群。”
——电影《无人区》
来敦煌的火车上,我彻底被窗外荒凉的戈壁所震撼。那真是人迹罕至地连一丝生气都没有。天空更是干净地让人没有真实感,这一切都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星球——这样说吧,如果说云朵小,可以小似一挫白色的灰尘,那么敦煌天空的蓝,就是连一粒灰尘都没有的纯蓝;如果说地质糙可以糙似我脸上的痘坑,那么敦煌戈壁的糙,就是整个月球的表面。
——
看到此番奇景,我对敦煌书法中那另类的残纸破简,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下了车,在酒店稍作休息,便出来点一碗兰州拉面吃罢,行走在敦煌的大街上散步消食——看着零星的人来人往,那缓慢的生活节奏把岁月拉地悠长,我心里感慨万千。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历史上盛大辉煌,这是与丝绸贸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从西汉张骞出使塞外,中原内地的丝绸如流水一般涌向西域、中亚和欧洲。从那以后,络绎不绝的商旅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之间,这条商道就成为国际间频繁往来的“丝绸之路”。敦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了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但是,由于后期交通改道、原始的市场经济雏形的破裂的缘故,敦煌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沙场宿命中度过了孤独的近千年岁月,其对经济发展之影响不可谓不深。
虽然英雄是末路了,但在末路上英雄也有自己的坚持。看看这如天空般干净的街道,干净的空气,干净的声音,做为一个生长在戈壁中的城市,能将环境保护做到如此地步,真的是足以让许多一线城市为之汗颜……
也正因如此,我对敦煌书法中那另类的残纸破简,好像又明白了些什么……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都涌现岀大批的书法家。我国书法史除了从大量传世碑、帖以及文献中获得资料线索外,敦煌遗书、汉简、写经等,其珍贵文字存迹,对揭示我国书法艺术渊源、汉字衍变更是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证据。
自从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之于世,引起了各学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多学科交织的“敦煌学”。因敦煌遗书的绝大部分为古代写本,故敦煌书法无疑也是“ 敦煌学”研究的内容之一。随着“敦煌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大量的敦煌古代写本书法的研究,也逐步展开——
『敦煌与流沙坠简』
汉简书法所盖括的大约400年时间,正好是中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时期,也是中国书法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学术上叫“隶变”,就是汉字字体由篆书逐渐演变到隶书的过程。因此,敦煌西汉的简牍书法都带着古隶,篆书的痕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