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父亲

2023-03-26情感父子亲子 来源:百合文库
父亲,在我的印象里,十五岁之前一直是相当的模糊。除去儿时的几件事,留在脑海里的只有那个背影。以至于,父亲回来的那年,我愣是在机场没认出他老人家。直到母亲告诉我,我才像个机器人一样木讷地叫了声爸爸,没有一丝情感。
父亲回来后,说来也是奇怪。生活里多了一个人,但却一直不觉得突兀,仿佛父亲从未离开过。就这么,顺其自然地融入了我的生活。
翌日清晨,我如往常般起床洗漱。正要做饭时,桌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一袋*****走后,家中惯来是我起得最早,然后为家人做早饭。毕竟,母亲工作之余还要照顾我,实在是太过劳累。顾首见了门口的那双拖鞋,明了,准是父亲无疑。日上三竿,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门开人现,父亲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来。环保袋上印着的超市名称令我感到诧异。父亲离家已有八九年之久。家附近的变化,有时连我都感到陌生。父亲却不仅找到了超市所在,还买回了东西。“噶早就步起累啦,从那边回来得急,没给你带啥好吃的,听你妈说你爱吃薯片 给你买了几包 。”操着一口上海话的父亲 从袋子里拿出一包包某牌子的薯片。口味单一,单一得让我惊讶,全是我最爱的那味。爱吃薯片这事,想必是我上学去时,母亲在父亲每日必打来的电话里与他说的。没成想,这么些年过去了,就这件事,父亲还记在心里。
父亲在大洋彼岸的那段日子里,常有父亲的友人从那归来。都是受了父亲的托,来看看家中一切可还安好。捎上点奶奶爱喝的红酒、那边正流行的零食以及补贴的家用。除去友人的拜访,父亲每日两通电话是少不了的。一个打给奶奶,一个打给我。每日聊的东西都差不了太多。毕竟这一日之内也发生不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可父亲却是坚持到了回来。就算回来也没停下,一日之内,必要去奶奶家走上两遭。上午一趟,下午一趟,这之后才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
我自小便不是个迎合家长期望的孩子,但也不是那种惹事的人。就是不甚爱读书,尤其是数学。初中时,不知是老天眷顾还是故意和我开玩笑,入了家里人眼中的好学校。诚然,全校学习氛围颇为浓厚。一切皆以成绩说话。我这等不爱学习之人,自然是格格不入,全然的突兀。班主任,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我暗地里叫她“丫头”。偏偏她又教是我最差的数学。好在语文和英语,可以救我一命。所以,每逢大考必有语英两科的老师和那“丫头”争论的好戏可以看。
父亲回来那年,我的初中生涯只剩下最后一年。母亲在父亲归来后,便把教育的活儿全权交给了父亲。那年开学没多久,父亲便去了学校。见到父亲那刻,我正在和教语文的朱老交流。父亲进来就问我哪一位是班主任。我见父亲发问,自然向他示意。也赶不上问他,怎么来学校了。也是老天救我,初中最后那年,班里的任课老师换了个遍,班主任也换成了教语文的朱老。朱老是我本家加上我语文又好,颇受他老人家喜爱 。“朱老师,莫怪我来的突然。是这样,我知道现在是他读书的关键时刻。我自小受了没读书的苦。所以,希望咱们可以一起配合帮他把学习搞上去。” 之后,便是两人一番交流。 事后,朱老只和我说,我有个好父亲,是我的福气。我也是听得云里雾里,但之后,每周五都能见着父亲出现。老师们也常拿这事打趣,不过父亲这么管着,也不打骂,成绩倒真的是提高了不少,顺利考入了高中,也是破了当年班主任那句你考不上高中的“诅咒”。
高中读到第二年的时候,家里出了变故。爷爷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见父亲哭。那天晚上,料理好爷爷安抚好奶奶,到家后,父亲是再也是摒不住。一顿嚎啕大哭,嘴里嚷着我爸没了,我爸没了。哪里还有往昔半点不惑之年,历经沧桑的稳重成熟。活脱脱就是个孩子。葬礼上,爸又哭了,跪在地上为爷爷送行,砰砰砰的磕着头。晚上的豆腐宴上,又像个没事人一样招待客人,谈笑风生。可我知道,父亲这辈子最后悔的事,莫过于此。不然,也不至于从那天起整宿整宿的睡不好。
父亲是家里的老二,也是最早出去打拼的。父亲18岁那年开始干活,几乎能干的活都做过了。听父亲说以前的事,我给父亲起了个绰号,叫他“十六铺少爷”。也是父亲够拼,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成了万元户,自己成家,没花爷爷奶奶一分钱。后来,便出了国。该他履行赡养义务的时候,他只能送来金钱。可两位老人家,最想的是他这个二儿子。不然,也不会每天都候在电话边上。爷爷出事的那个晚上,是父亲背着爷爷,这跑那跑,急救车上紧紧的握住爷爷的手不肯放。然后,亲自帮爷爷换了寿衣。是啊,老人家等了他八九年才回来,还没来得及孝敬,人就没了。换谁都不会好受吧。
父亲生性幽默,时常和我讲些旧时的趣事。我也爱听他讲。一个个故事,在上海话的演绎下也是常常可以逗得我捧腹大笑。我也爱和父亲插科打诨。两人之间处得和兄弟一样。父亲也很宠我,总是满足我很多要求。上大学后,待在家中的时间便少了许多。每逢周末回家 必是一桌好菜和少不了的零食。考进大学后,父亲给我选择是换手机还是买游戏机。我没换手机而是买了最新的游戏机。游戏的正版光盘少则两三百一盘,多则三四百一盘也是要之必有。而一年之后,还是换了新手机,七千多的手机,我听着都心疼。父亲也是没多说啥,二话不说就买了。我知道,父亲心里总对我有些愧疚。总觉得那些他不在的岁月亏待了我。其实我是还好 那段岁月过得是不甚开心,但父亲现在在我身边就够了。
和父亲相处也不总是一派和气。早些时候,父亲刚回来那会儿,常与父亲发生口角。父亲很传统,脑子里的思维就是,父亲是父亲,儿子归儿子。该有的规矩,一个都少不了。该喊的该叫的万不能以喂,哎代替,若是犯了,立马就得挨父亲一声呵斥。小孩不能上饭桌、人到齐了才能开饭、长辈先动筷之类的也是规矩。可父亲却不信什么棒棍底下出孝子这类老祖宗的话,按父亲的话来说,孩子也是人,哪有人会被打了之后还听打人的人的话的,能做到这一步的就是被驯化的动物和奴才。所以,父亲用那厚实手掌问候我肉脸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父亲初次问候我,是那一年的新年里。元宵将近,我向来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感,可惜有这心却没这技术。家中的精密机械,往往在我手里落得个连个全尸都留不下的结局。那日,父亲刚买的小闹钟便成了我的手下鬼。父亲见闹钟被拆坏了。不由得我分说,脸上便是结结实实地挨了一下。半晌,我没能反应过来,只是呆若木鸡般的站着。那时,家中尚有亲戚,母亲与他们聊得正欢,整个屋子瞬间就静了下来,也不知是父亲的巴掌,还是那些注视的目光。总之,脸庞是一阵火辣辣的疼。我觉得很是没有面子,关门就躲进了自己的卧室,不肯出去。晚上吃饭时,气氛也是压抑的很。
待宾客走后,父亲开了房门。原以为是要训话,一个激灵坐正,心里是战战兢兢的,眼神也是不敢直视,只是低着个头,不时的瞄上两眼。父亲叹了口气,摸了摸我的肉脸,
“还疼吗?”
我摇摇头,也不吱声。
“傻孩子,我自己下手还是知道力道的,哪有不疼的道理。爸也不是故意打你,让你丢了面子。着实是气不过。军呀,有好奇心是好事,可是要是建立在糟蹋东西上,那可取不得。你得知道,一个闹钟是没几个钱,可要是照你这个性子,日后要是闯了大祸,拆了不该拆的,那可就来不及了。但不管怎样,爸打你总是不对,爸向你道歉了,希望你以后别再乱拆了。”
这通话,说得我一愣一愣的,又是半晌没回过神来。待回过神来,父亲已在忙着打扫,处理那些残羹冷炙了。
母亲也好,奶奶也罢。都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父亲的脾气好。以现如今的标准来说,父亲当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了。可父亲回来后,拂面春风的感觉我是没怎么体会到,倒是寒风刺骨常常吹得我肉疼。父亲回来后,免不了与往日的旧友叙叙旧。隔三差五的,我就陪着父亲出去应酬,我也挂个名头,是朱先生的出行助手。也就是负责帮父亲刷刷交通卡、找找合适交通工具和路线之类的琐事,毕竟这城市变化得太快太多。父亲与友人间聊起的也是在异国他乡的故事,我也爱听。常常是捧着个红烧蹄髈便啃边听,就像是免费听了个说书。完了往往是满嘴的油腻。酒过三巡,总有父亲的友人一把搂住我,告诫我要好好学*************在日本有多辛劳,没日没夜的做活,作息完全与夜行动物一样,白日睡觉,晚上做活,一做就是一个通宵。父亲不爱诉苦,这些事若是没有父亲的友人,我是无从知晓的。
霎时间,便明了,是这夜把那春风硬生生变成了冬风,吹得我生疼。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本源上的伤害可怎么个修补法呀?
父亲活得相当洒脱,胃病是陈年旧疾了,刚回来没多久,又多了个糖尿病。人消瘦得厉害,前后对比明显,就像那海参泡发前后,只是顺序倒了倒。可父亲像个没事人一样,毫不忌口,该吃吃,该喝喝。一切照旧,像个没事人一样。家中身患同疾的叔伯,都一个个严阵以待,大改饮食体系。顿顿清汤寡水,加上奶奶又有拜菩萨的习惯,是活得和寺庙里出来的一般无二了。
父亲爱逗我,总喜欢装得一副去日无多的样子,把检查结果告知于我。而我不懂药理,自然是立马间泪眼婆娑。每次见我眼眶湿润,父亲总是呵呵一乐,笑说一句 傻儿子。便扬长而去,空留我一人,晃神在原地。
要说能让父亲重视的病,也有。我称其为“秋兰”。秋取自奶奶的名,阿秋中的秋。兰,取自我母亲的名,木兰。父亲对自家老母,是相当在意。除了母亲与我,能让父亲挂在心头的也只有奶奶了。去奶奶家走上两回是父亲每日的行程中少不了的一项。其实,奶奶也没什么大事,你说,这一日之内,几小时之隔,一个久居家中的健康老人能出什么事?不过,想来也是,七八年未曾见过,与谁而言,这一份相思之苦都是难以缓解的。更何况是,母子之间,加上父亲又是重情之人。可以料想,父亲这是想把八年未见的面都补上呀。
父亲对母亲的宠爱,可以说是模范教材了。父亲脾性有变之后,变得相当的絮叨,有事没事总爱叨叨上两句,叨叨久了,就令人心火突起,不由得烦躁起来。每到此时,母亲与父亲之间必有一场争吵。无非是把些陈年往事再拿出来炒炒。战火停歇,必有冷战。父亲永远是最早认错退一步的人,不用隔天,晚则数小时,快则半晌。父亲便会把母亲爱吃的水果去皮核,切片装盘。然后,端至母亲面前,一把搂过母亲,边道歉,边给母亲喂水果。常常母亲没一会便能消气。节假日,纪念日,父亲是少不了的买礼物,研究新菜式。平日里,也是甜言蜜语不断。我也是常常打着饱嗝空着肚子,就回了房间。因此,我未能尽快将儿媳妇人选带回家,也成为他老人家鄙夷我不是他儿子的根据之一。
年少时,好几次闯了大祸,总能有惊无险,化于无形。于是乎,便设想着父亲不是权势一手遮天,便是富可敌国。总之,背景城府之深难以想象。可每每回到家中,父亲还是那个做饭时会哼着邓丽君的金曲,有事没事就叨叨的平凡人
《反招隐诗》有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父亲想必是这样的人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