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女人与诗

2023-03-26原创小说 来源:百合文库
女人与诗,相似之处颇多,仅就外在形式而言,二者都注重“形”与“声”之美,美是女人与诗的共同本质。构成诗的要素首先是意象,诗可以说完全是“意象的铸造”,诗人一生中苦心经营就是那可见可触可感的意象,而女人一生中苦心经营的则是那可见可触可感的面孔与身材。大诗人杜甫固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吟成五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吟咏之苦,殆可想见。女人为了修饰自己的容貌,不惜忍受打针吃药、饿肚减肥,甚至上手术台,虽非天生丽质,却硬要美容师把她们一刀一刀地雕成王嫱、西施、杨贵妃。其雕琢之苦,与诗人营造意象有相通之。
构成诗的另一项要素是韵律与节奏之美。诗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实有助于意境之美的烘托。一首诗,不论思想如何深刻,意象如何鲜明,若读来像嚼蜡豆一样干涩,必影响其整体之美。女人也是如此,如貂蝉说起话来呱啦呱啦像说书中的董卓,再美的女人也会叫天下的男士避之唯恐不及。女人声调之美,颇有勾魂摄魄之效,唱起歌儿来,令人回肠荡气;即使骂人也是好听的;据说女人用苏白吵架,比听梅艳芳的戏还过瘾;女人哭泣,其声更是凄美。
女人与诗唯一不同的地方也许是:一首好诗,不管当代有没有人读它,仍不失其芳泽;而女人的魅力却随时要人欣赏,有的则需慢慢读才能品出味道来。许多天才诗人,一生多舛,也许到了死后才被人赏认。陶老生誉远不如谢灵运,可千百年过去了,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显然更胜谢一畴。可是,红颜一旦变成白骨,入土后其玫瑰的芳华也随之消失殆尽了。
女人的味道的确是需要人品出来的,只不过不同阶段,品的方式不同罢了。
少女是一首饱含意味的抒情诗,洋溢着青春的热血,适于任何一种品的方式;
少妇则是一出可编为舞台剧的诗曲,不但有诗的秀美,也有冲突,有高潮,读的时候宜冷静,以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中年妇女是一部唠唠叨叨的史诗,诗的气息随岁月的渐增而悄悄逝去,只余下了历史供人回味;
至于暮年妇人,则成了一首只余形式的诗,想再现光彩,难矣。
——————————————————————————
作者的话:
这篇文章是我对洛夫的《女人与诗》进行的仿写,拙作一篇希望各位喜欢,如果您喜欢的话,可否点个赞或投个币~求你们啦~
作者目前是高三生,可能无法与评论区的各位对话,抱歉,但我还是希望各位能多多留言~谢谢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