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伏记》-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023-03-26三伏记 来源:百合文库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作者:肖运宏
于1961年夏天
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呢?若用通俗的话来说是:经济基础就是人们赖以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的物质,而思想意识,如政治、科学、文学、艺术、法律、宗教等,则就属上层建筑。象一座房子一样,没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则这房子就不安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若没有吃穿住行的物质条件,人类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从事科学、文学、艺术、法律、宗教等工作了。这就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上层建筑是从属于经济基础的,但不是被动的从属,而是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推动或阻挡经济基础的发展。所以,必须辩证的看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依赖关系。然而,不管任何时候,把经济基础放在第一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马克思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上,《资本论》就是其主要成果。
恩格斯曾反复详细地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唯物辩证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活动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致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的相反”。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由客观发展为科学》一书又说:“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社会基础,每一个时代历史时期与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基础说明的。”
在《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说:“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发展: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的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格的终极原因……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寻找…..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在政治权力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它可以朝两个方向起作用,或者按照合符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就没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就加速了。或者违反经济发展而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照例总是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限于崩溃……当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家政权因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经济发展总是毫无例外地和无情地为自己开辟道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