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林黛玉的人情世故,人到中年后才慢慢领悟(5)

2023-03-26红楼梦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 来源:百合文库
但未接触,并不代表不了解,我们聪慧的黛玉就是个例外,她寄居贾府,虽然在贾母心中,早将她看成自家人,但真正要理家时,王夫人是不可能让她理家的。
倒不是因为黛玉无理家才干,而是王夫人深知黛玉体弱多病,常年吃药,饶是这样,贾母还怕累着了,更不可能让她去做事,但原文里的几处情节,明显交代了黛玉在治家上也是有大才干的。
宝玉生日一回,黛玉先后说过两句话,集中反映出了她的才干和智慧。白天的时候,宝玉和黛玉在花下聊天,说到探春的才干,黛玉说“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贾宝玉这样的贾府嫡孙都是“富贵不知乐业”的,而偏偏黛玉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与警醒,她每常闲了都会替贾府去算计,可见黛玉对贾府的家务并不是置身事外的。且她已经非常清醒地看到,贾府是“出的多进的少”,这样敏锐的洞察力,可能许多贾府子孙都不具备。
宝玉生日夜宴时,请众人去怡红院,众人都到了,此时管家的探春、宝钗、李纨都并无二话,唯独黛玉说了一一句“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以后怎么说人。”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黛玉虽然没管家,但却知道大家这样夜聚大饮不妥,当管理者都明知故犯,以后该如何辖治那些下人呢?何其清醒的黛玉,何其睿智的黛玉,何其秉公的黛玉!
或者我们可以换句话说,如果此时是黛玉管家,如若宝玉派人去请她,也许黛玉不仅不会参与,还会使人传话给宝玉,这样做不妥,还是不要闹出动静为好,不然以后为何治下?且若是上行下效起来,该如何得了?
其实早在探春理家时,平儿与王熙凤的一番谈话中,曹公即借凤姐之口评价了黛玉之才,说“ 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就管理才干,能让王熙凤说好的人不多,姑娘中除了探春,也就是黛玉和宝钗了。
由此可见,黛玉不仅具备管家的智慧和才干,更对家族的开支有着清醒的认识,且若她为管理者,是绝不会“知法犯法”的,一定会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综上我们看,无论是与长辈之间应答与礼节,还是对待姊妹的真诚与友好,又或者是对待贾府下人的大度与体谅,甚至是对理家的清醒认识和家族未来的担忧,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黛玉都不是那个弱不禁风不食人间烟火的林妹妹,她是精于人情世故但并不世故的女孩,是活得最真看的最透的女孩。
年少时,我们读红楼,很容易被林黛玉外在的一些东西所“蒙蔽”,只觉得她是爱哭的,刻薄的,小性儿的,敏感多疑的,却不知,透过这些表象的背后,却是一个早已看透人情世故的灵魂。
作者:夕四少,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