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荣获“忠武”谥号的人,更获敌我双方之赞美

“谥号”:中国古代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相当于对一个人一生之盖棺定论。总的来说,谥号是针对古代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例如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在其去世之后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是非功过,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曰文,威强敌德、克定祸乱曰武”。
所谓的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某人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为朝廷所赐。在中国的古代,文臣的谥号一般为文字后跟: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等,武将一般后跟: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还有一种就是文武大臣通用的谥号——通谥,即以忠字开头,例如“忠武”,而“忠武”则是历代武将最高之荣誉,可以说,“忠武”也是历代武将梦寐以求之称号。
在历代荣获“忠武”的谥号之中,诸葛亮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忠武”,同样是人尽皆知。
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末代皇帝溥仪赐其“忠武”谥号,名副其实的末代“忠武”。张勋原名张和,江西省奉新县人,清朝末年曾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清朝灭亡之后,张勋为了表示效忠满清,他禁止所部剪掉满清的标志——辫子,而他因此也被称之为“辫帅”。1923年9月12日,张勋因病在天津逝世之后,溥仪赐谥“忠武”。
其实一个“忠武”的谥号还不足以使人记住张勋,真正令他名扬四海,则是他与康有为等人,上演了一场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的闹剧。
张勋早年丧父母,于1884年(光绪十年)参加立清军,曾随清军参加了著名的中法战争,因为张勋作战勇敢,后升至总兵。1901年,张勋调入北京,宿卫端门,并担任慈禧太后、光绪帝的御前护卫,张勋之所以对满清忠心不二,正是源于此时。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任大总统,张勋所部改称武卫前军,为了表示效忠清室,他禁止部下剪去发辫,即使是袁世凯封他为一等公爵,但张勋仍一意维护清廷。
袁世凯去世之后,黎元洪当上大总统,但实权却掌握在国务院总理段祺瑞手中,当黎、段相互拆台之时,张勋乘机打出了“非复辟不可”的大旗,并亲率5000“辫子军”进京。
1917年7月1日凌晨1时,张勋头戴红顶花瓴,身穿御赐的黄马褂,率领刘廷琛、康有为、陈毅、沈曾植、王士珍、江朝宗等50余人,乘车进入紫禁城。废帝溥仪在养心殿召见了张勋,而张勋则率诸人对溥仪行三拜九叩之,随后,溥仪发布“即位诏”,宣告再次临朝亲政,恢复清朝旧制,而参加此次复辟的重要分子,均被授以尚书、阁丞、侍郎等要职,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张勋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被封为忠勇亲王。
然而这出闹剧在上演了十二天之后就匆匆谢幕了,“辫子军”溃散,张勋被通缉。
1918年3月,北洋政府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对张勋复辟案犯均一律实行特赦。获得特赦后的张勋一直居住天津德租界,很多朋友劝他剪掉辫子了,而张勋手却捏辫梢,学着杨小楼的京剧念白:“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据说各地军阀对他争相拉拢,张勋还投资经营当铺、电影公司、银行、钱庄、金店、工厂、商店等企业有70多家。张勋家中除了他的一妻十妾,九子五女之外,家中的佣人也不下百余人,花匠、木匠、厨子、司机、丫鬟、仆人等一应俱全,而且门口还有租界工部局派来的警察站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