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说宝钗的“淡”

2023-03-26红楼梦薛宝钗人物评论 来源:百合文库
历来人们对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这一人物众说纷纭,其中不乏站在阶级立场上的批判也同样不乏经过真诚考据而得带有灵气的文字。在《红楼梦》中我对于宝钗的感情颇深,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在原著的基础上描绘出宝钗这一人物形象中“淡”的一面,以飨读者诸君。
若是想要真正了解宝钗体现出的“淡”首先需要抛弃我们对于宝钗的一些成见,诸如有人因宝钗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在“柳絮词”中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件事便认为这体现出宝钗追名逐利的一面,我是不能认同的。宝钗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本身就是一个很现实的想法,毕竟宝玉在未来是要以继承家业为重的,而维持如此大家族的出路在那个时代下要么为官要么经商,因此宝钗这席话仅仅是作为朋友劝谏宝玉以家族为重的意思,又如何推知她爱好功名?而仅仅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两句诗中读出她的“功利”更是偏见所致。李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世人赞誉他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然而同样是抒发内心志向,宝钗的诗句在一些批评家的眼中便成为了她爱好功名利禄的体现,不得不说他们对宝钗存在着一种先入之见,而后戴着这样一副有色眼镜对她进行分析,未免有“双重标准”之嫌。
而在放下心中种种成见再看宝钗其人,就会发现宝钗身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美感,美得十分素淡。
“淡”构成了宝钗体现的独特美感中的一部分,她的美正是体现在她清淡而又简单的生活之中。单说宝玉在第一次见到宝钗时,她“坐在炕上做针线,仍旧是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的比肩褂,葱黄的绫棉裙,仍旧是一色半新不旧,丝毫不觉奢华。”府中光鲜靓丽的各色衣裳刚刚令我们眼花缭乱,而恰恰此时见到曹公笔下穿着朴素常服“伏在几上和丫鬟描花样子”的宝钗更加令我们眼前一亮;而“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的描写正如张宗子先生在《此岸的薛宝钗》中所评论的“她的美是盛唐风度的纯净明朗,不矫揉造作,无丝毫病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是一种铅华弗御的美;而后文雪地中烤鹿肉的一回中与黛玉的华丽打扮相比宝钗仅仅着一件莲青色的鹤氅,与庭院中洁白的雪相映成趣,亦体现出一种淡雅的美,不知宝钗是否读过林和靖笔下的梅呢?
曾经看过李沁饰演宝钗的剧照,个人认为单就宝钗的美感与风韵,李沁已经展示出了至少六成。
宝钗的服饰装束中体现着淡雅,而从她的《咏白海棠》中可以一窥她性格中淡然的一面。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首联中“珍重芳姿”体现了她作为贵族小姐的自持,也是李纨评价这诗“有身份”的缘由。而颈联中的“淡极”更是她自身的写照——白海棠无香,花瓣也是洁白的,用白海棠自比体现出她性格中的淡然,这种性格中的淡然即外化体现在她的衣着,装束,住所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促成了宝钗淡雅的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