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西游记》之菩提老祖之谜——第五章 四御之北、南

2023-03-26原创连载解谜西游记 来源:百合文库
五、四御之北、南
看北天门。
北方的尊神无疑为北方真武荡魔天尊。在书中有很多称谓,北方真武、真武大帝、九天荡魔祖师等都是他。第五十一回,与兕大王交手打不过,孙悟空来到北天门乌浩宫找水部众神借水淹怪,所以水部众人都在乌浩宫。而在书中六十五回,孙悟空遇着黄眉老怪打不过,忽念起一尊神,“我记得有个北方真武,号曰荡魔天尊,他如今现在南赡部洲武当山上”,即是天上水神都在乌浩宫殿,而荡魔祖师住在武当山。
书中关于北方真武荡魔天尊的描绘有很多,例如第三十三回哪吒为了帮助孙悟空战胜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银角大王,请玉皇大帝允许他去北天门问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门“遮天”,把那日月星辰闭了,哄骗两个小妖说装了天。
第六十六回就是关于真武荡魔天尊的最直白的描述,“那爷爷——
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白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武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书中“荡魔祖师”实际上也是借用道教尊神“真武大帝”名讳。《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淮南子·天文》“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到了唐朝,唐太宗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后宋朝,为避皇家名讳,真宗封其为真武灵应真君;至明朝,太祖朱元璋加号玄天上帝,复封真武荡魔天尊,成祖朱棣又封其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荡魔祖师的尊号,就被引用到《西游记》中。包括在书中,荡魔祖师自己也说:“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
真武荡魔天尊在《西游记》中的职能是什么呢?孙悟空打不过黄眉老怪,到武当山求救时,天尊自己说“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
真武荡魔天尊职责实乃发动战争铲除妖魔。
有人说,那荡魔祖师执法与雷声普化天尊的职能在《西游记》中重复了。其实不重复,雷声普化天尊为代表天道自然的执行者,执行对象一是天庭里的神仙,二是是天地万物,是天道平等的象征,类似于行政;而荡魔祖师作为天道的“执法者”,铲除的对象是为害天下的妖魔,是要带领军队镇压或讨伐,“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即为战争发动者,“干戈”二字就是证明,是兵事。
《晋书·天文志》云“天出入水中”,这是一个状态描写,也就是“浑天说”认为天表面和内部都有水。《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虽然所处的地方大家都不愿意去,但是水却代表着“善”,最接近“道”。法家思想之法,古字写作“灋”,字形由“氵”“廌”“去”三部分组成,其中“水”就代表执法公平如水。真武荡魔天尊所在的北方属水,符合“善”之内涵、契合“法”之精神。《韩非子·主道》云“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法家认为道不但是万物的开端,还是是非对错的尺度。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於无为…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同理,先秦时期兵家的主要思想也是从道家中借鉴。兵家思想认为兵法是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始计篇》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个存亡之道,可以“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是天道体现在兵法上的最高准则,也是兵家的思想核心之一。
所以,荡魔天尊为天庭“执法者”,他代表了天道威严、铲除妖邪,以“法”、“兵”之威统御世间。
南天门里有什么秘密呢?
前面我们否认了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就是道德天尊的说法。道德天尊是“人(王)法”,是宇宙中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中的一个“大”。我认为太上老君在书中是南天门中的四御之一。
先看太上老君所在的兜率宫,“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兜率宫从哪个天门走近呢?第三十九回孙悟空为救乌鸡国王去向太上老君索要九转还魂丹时,行走的路线是“好大圣…纵筋斗云,只入南天门里,果然也不谒灵霄宝殿,不上那斗牛天宫,一路云光,径来到三十三天离恨天兜率宫中”;第五十二回抓兕大王时“好行者,说声去,就纵一道筋斗云,直入南天门里…他进了天门,不上灵屑殿,不入斗牛宫,径至三十三天之外离恨天兜率宫前…”这两回描述别无二致,都是到了南天门,再上兜率宫。孙悟空偷丹后觉得罪愆过重,害怕了“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当然天界四方是四通八达的,孙悟空可以从任何天门逃跑,但是这个“旧路”,就是南天门。去兜率宫,最近的路是南天门。
第五十一回“(孙悟空)南天门里上彤华宫,请荧惑火德星君来此放火,烧那怪物(兕大王)一场”,这彤华宫乃是火德星君所在,就像乌浩宫是水德星君所在一样,这两座宫殿同西天门的九天应元府不太一样,九天应元府里面既有九天应元普化天尊,又有雷部众神,而彤华宫、乌浩宫则是单住火部、水部众神,这是题外话。
又有人质疑说,兜率宫在三十三重天上,玉皇大帝所在的灵霄宝殿在九重天。实际上,整本《西游记》没有一个地方说灵霄宝殿在九重天,这属于读者把道教传说和小说内容叠加想象了。“九重天”在书中确有提过,但这“九重”是形容天的高极状态,并不具体指天分九重。灵霄宝殿在哪呢?书中的答案是大罗天。
书中第六十二回碧波潭孙悟空斗万圣龙王、九头虫之后,抓住了龙王的老婆,书中管她叫“龙婆”,龙婆老实交代了她女儿万圣公主的罪行“只是我小女万圣宫主私入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的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灵霄宝殿在大罗天。
还有,第五十六回吴承恩讲了一个很好笑的典故“你说马不怕八戒,只怕行者,何也?行者五百年前曾受玉帝封在大罗天御马监养马,官名弼马温,故此传留至今,是马皆惧猴子。”你看,御马监也在大罗天。
更有甚者,第三十五回收服金角银角大王之后,书中描写太上老君“只见那霞光万道,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兜率宫也在大罗天!
作者引用的“三十三重天”、“大罗天”、“九重天”其实指代的都是一个空间,这三个概念分别来自佛教、道教和民间传说。在各自体系中分别有什么含义,此处不细表。至于书中反复提到太上老君在离恨天,“离恨天”的出处为元朝郑光祖写的杂剧《倩女离魂》,有一句唱白“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曾有张君瑞的唱白“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无论道教三十六天、佛教三十三天,根本没有离恨天的说法。所以,这个在《西游记》多次提起的离恨天,出处竟然是元代杂剧。
吴承恩引用“离恨天”的说法,只能是借用这个“离”字,《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我们说过南方为离卦方位,是光明、火德的象征,所以天子坐南朝北的由来一是由于中原地区所处的地理方位、日照时长决定的,二则《周易·说卦》又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作为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宫殿大门肯定是向南而开,所以孙悟空上天庭的时候频繁的出入南天门。但实际上,结合明朝紫禁城的规制和历史也不难发现,吴承恩其实并不敢明着写兜率宫在灵霄殿的正南方。
为什么呢?因为吴承恩知道紫禁城发生过两次大火,烧的正是乾清宫正南方的建筑。第一次是1421年春节,朱棣在奉天殿召集群臣,庆祝正式迁都北京。找来钦天监一位叫胡奫(音晕)的官员看风水,结果胡奫说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四个月后,就是当年四月初八午时当毁。朱棣又生气又害怕,不敢在奉天殿办公,毕竟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把胡奫下了大牢,到了预言的那天的午时,胡奫一看三大殿没着火,就服毒自杀了。结果胡奫自杀的消息刚报给朱棣,由于雷击,三个大殿就着火了,当时这三个大殿是连起来的,火势汹涌,这时还没过午时。
1440年正统皇帝朱祁镇开始建设三大殿,但到了1557年,也就是吴承恩所在的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十三,三大殿再遭雷击起火焚毁,这次甚至波及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三大殿被嘉靖皇帝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三大殿对应的位置也就是现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在乾清宫的正南方。后来,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三大殿又被或大或小的烧过几次。
太上老君本领之一就是炼丹,南方又是属火,吴承恩如果明写兜率宫在灵霄殿南方,在那个时代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紫禁城的系列火灾,所以他不敢明着写。但是太上老君的兜率宫确确实实在南天门里,在灵霄殿的南方。
再看太上老君的能力。第五回孙悟空喝醉了,误入兜率宫,闯入丹房偷吃仙丹。太上老君发现之后,他给玉帝汇报说“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第三十五回孙悟空上天求药,他“才入门,只见那太上老君正坐在那丹房中,与众仙童执芭蕉扇扇火炼丹哩”。《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在天庭除了炼魔就是炼丹,都离不开他的八卦炉,离不开用火。
其实太上老君作为从古至今各大教派中的至尊圣祖,根本不需要过分研究他的能力、本事。太上老君作为四御之南方尊神,他当然代表着天道御世之法当中的“自然”、“无为”。一本深奥的《道德经》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