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科普向 | 《红楼梦》中的月钱及兑换比例

2023-03-27科普红楼梦丫鬟RMB货币月钱 来源:百合文库

随着王夫人与王熙凤的一问一答,“月钱”一词首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01
月钱,据《汉语大辞典》解释,为:“按月支给的钱款”,类似于今天的“工资”。
现代社会,工资有多有少;古代社会,月钱也有高有低。就像现代的工资,大多是依据岗位和职位确定;古代的月钱,也大多是根据等级和地位确定。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写到贾府丫鬟们的月钱,前文 《红楼梦》中贾府的一些丫鬟,为何死都不愿意离开? 中曾提及。在第四十五回和五十五回中,又分别提及贾府主子辈的月钱。综合分析,按照定例大约有以下等级:
第一级别:老太太、太太,如: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二十两;
第二级别:少奶奶,如:李纨、王熙凤,十两;
第三级别:公子、小姐及姨娘,如:宝玉、黛玉、三春、贾环、贾兰及赵姨娘、周姨娘等,二两;
第四级别:一等大丫鬟,如:鸳鸯、袭人、金钏等,一两;
第五级别:二等丫鬟,如晴雯、紫鹃、司棋等,一吊钱;
第六级别:三等小丫鬟,如小红、佳惠、坠儿等,五百钱。
然而,有定例就有破例,典型的是李纨和袭人。
李纨本为十两的月钱,因“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可知,实际上李纨月钱为每月二十两,和太太,太太平等。
而袭人,原为伺候贾母的一等大丫鬟,后赐与宝玉。因王夫人有意抬举她做姨娘,便从了第三级别的月钱,为每月二两。这还不够,王夫人又把理应服侍姨娘的丫鬟的月钱折合现银,另加了一吊钱。所以,实际上袭人的月钱为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
02
在古代,银子和铜钱是最为通行的货币,且大多同时流通。不过,不同时期的兑换比例(即比价)并不固定。
明清时期,一吊钱也称“一贯”[1],合一千文,即一千枚铜钱,大体上折合白银一两。如清 · 顺治四年朝廷明文规定:“每十文(铜钱),准银一分,永著为令。”即白银与铜钱的比价为1:1000,也就是一两白银等于1000枚铜钱,即一贯或一吊钱。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是有很大差异的。白银作为贵重金属相对稳定,而铜钱经常出现贬值的情况,甚至有七钱、五钱乃至三钱银子便可兑换一吊铜钱的时候。显然,《红楼梦》中一两银子多于一吊钱。
据康熙时期比利时的一名传教士记载:康熙十四年,一两银子高的时候兑铜钱1771文,低的时候兑1637文,全年平均为1680文。也就是说,当时一两银子与一吊钱并不等值,而是可兑换1.6-1.7吊铜钱。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吊钱只相当于0.6两银子[2]。这个比例,大概合乎书中的描述。
03
除了“一吊钱”与“一两银子”之外,《红楼梦》中还经常出现“一串钱、几串钱”的论述。如:贾母又命人来吩咐:“以后大凡宝玉出门的日子,拿几串钱交给他的小子们带着,遇见僧道穷苦人好舍。”(第二十五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