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殷珏2周年献礼篇《丙子椒林》

2023-04-03丙子椒林殷珏帝国 来源:百合文库
注:
1.本文基于《殷珏帝国》世界观设定创作,与真实历史、人物、地名、事件无任何关联,若有雷同,他抄我的。
2.若是在文中看到任何认识的人名,请勿擅自对号入座,文中人物不可等同于现实。
3.本文与《血犹殷》处在同一世界线,属于《殷珏帝国》正史。你可以把本文当做《血犹殷》的前传。
4.《殷珏帝国:血犹殷》第二季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殷珏帝国
丙子椒林
文/丹歌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军行》
刀,兵者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
武夫手中的刀,是斩伐杀生的凶器。但对于天子百官而言,腰间的佩刀,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权力代代相承,便形成了门阀,在漫长的岁月里,收入鞘中的刀开始渐渐腐朽,直至再也拔不出来。正因如此,旧的门阀衰弱时,新的刀便铸好了。
自蓝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新贵门阀势力开始崛起,他们便是“六柱国十二大将军”——由六位柱国各督左右两大将军,统领二十四兵府。
这群人,都是随高祖蓝茂福一同打下江山的肱股之臣。将军权分给他们,蓝茂福是放心的。然而就在蓝茂福竭尽所能改革律法,恢复民生时,早已埋下了与这些手握兵权的柱国们一触即发的矛盾。最后,在年近七旬的蓝茂福终于将这个新生政权打理得井井有条时,皇帝与柱国之间的矛盾也嬗变为兵戎相见的争端。
六柱国的其中一员:宁王谢海涛,暗中兼并权力,最终权倾一方。他在幽州僭位自立,扑向金陵,气势汹汹地占据了西京洛阳。国无二主,忍无可忍的蓝茂福终于展开回击,历时两年的“讨谢战争”就是如此。这场战争,花费了蓝朝数目不小的财力,也搭进去不少训练有素的府兵。
虽然大蓝立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征伐没有把刚刚恢复元气的国家再次击垮,但却给蓝茂福一个极为深重的教训。对分权的考虑,让这位开国皇帝再次陷入了困顿。面对百业待兴的偌大帝国,以及他日渐衰弱的身体,他只能将这些疑问交付给继承者,然后意犹未尽地结束他注定荣耀的一生。
高祖驾崩后,按遗诏将皇位顺理成章地传给了在讨谢战争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柱国之一,鲁王何达权。何达权出身柱国之中,作为讨谢战争的最大获利者,他自己很清楚蓝朝此种制度的利弊。权衡过后,这位新皇十分果断地对柱国制度进行了改变。可他的做法令臣工们费解:柱国的数量有增无减,原先六位竟上升至八位,并且皆赐予宝刀为信物。但很快,臣工们便发现,柱国们的封地和权力都在日益缩小。这正是皇帝在牵制柱国们的权力。
纵然这样使得权倾一方、太阿倒持的可能性减小,赐予宝刀的做法也给足了柱国们面子,让他们在明面上依然是军权的执掌者,尽管军权早已一点点收入皇帝冕服那宽大的袖口。
“八柱国之刀,是圣上亲自命大匠打造,赐予各大柱国、将军的,可我不解的是,为何圣上却没有为自己准备宝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