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重阳节 | 《红楼梦》中的欢乐与哀愁

2023-04-03红楼梦薛宝钗重阳节螃蟹宴菊花诗 来源:百合文库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形成于战国,发展自魏晋,定型在唐宋。
因《易经》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故九月初九之时,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后因其有长久之意,亦被称为“老人节”。
《红楼梦》中关于“重阳节”的描述,集中于第三十七、八回,曹雪芹借由品茗、送糕、饮酒、吃蟹、赏菊、吟诗等情节,描写节日的习俗,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现出一幅和乐融融、情味浓浓的金秋图景。
然而,在诗情与画意背后,有着怎样的落寞与孤寂?让我们通过送栗粉糕、吟菊花诗、开螃蟹宴三个片段加以分析,探寻重阳节 | 《红楼梦》中的欢乐与哀愁。
送栗粉糕
文中写道:
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据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栗糕)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南京习俗,做重阳糕都是分层蒸制,少则两层,多则九层,寓意“重九”。每层都有黑芝麻相间隔,糕上面再撒上松子仁、瓜子仁、红绿丝、石榴籽,有的还加枣、栗,称“枣栗糕”,给儿女分食,寓意“早日自立高升”。
重阳天明前,长辈把花糕切成薄片,贴在孩子的额头上,并且祝祷云:“百事皆高。”因此,重阳糕也成了节日的吉祥物,所谓“市上卖糕人,头戴吉祥字”。
吟菊花诗
湘云和诗两首,入海棠社,自愿罚东道邀诗,连夜与宝钗商议了,“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于是拟出十二个,越性编出次序先后来,竟弄成个菊谱了。道是: 
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诗罢,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其情洽洽,其乐融融。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是啊,《咏菊》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一句,咏出了菊花的秀逸神姿。《问菊》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一句,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菊梦》中“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一句,则又秋菊酣睡,梦魂翩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