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里的志怪世界,只有曹雪芹能写得如此精彩

2023-04-03红楼梦 来源:百合文库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出现了《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优秀的志怪小说。其他类型的小说也大都受其影响,或多或少均不同程度地呈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志怪”世界。
所谓“志怪”,就是写非常之人,非常之物,非常之事。用现代文艺理论术语来说,就是创造超现实的他界,而且把它们当作现实世界来描写。这超现实的他界有三:神界和神仙形象、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妖界和妖魔形象。
在《红楼梦》中也采用了上述三界,也创造了许多鲜明的神鬼形象。
首先说仙界。在古代小说家笔下,仙界存在于上天,是不老不死的乐园。那里有长生果,不老丹,玉液琼浆,有万劫不坏之体。
在人仙交往中,仙和人恋爱成为常态,出现了“天仙配”、“牛郎织女”等故事。仙女向往尘世爱情,跟凡夫俗子结合,“只羡鸳鸯不羡仙”,成为历代作家乐此不疲地创造模式。文学需要冲突,玉皇大帝棒打鸳鸯也就随之成了常态。
但玉皇大帝没有出现在《红楼梦》中,类似于仙女不小心打碎了碗碟,或者在打伞的时候不恭敬,又或互有情意被抓住了等等,就被打下凡尘受苦。这些场景在《红楼梦》里也都没有发生。
红楼第五回出现的“太虚幻境”只是天庭里面的一个很小的外设机构。警幻仙姑等仙女的生活有绝对保障,除了完成自己的搜集整理工作之外,也就是以恬淡的享乐,如下棋、饮酒、听音乐来消磨时间。启蒙宝玉也只是受了宁荣二公的嘱托,却不过情面而已。
神话中的神仙下凡时,大都心怀忐忑,不知能否历劫完毕,再重返仙界。就像东华帝君,偶尔心中一动,忽思下凡,感应上天。无奈之下只得将三魂中的一魂指引下界,化为了纯阳真人吕洞宾。
但作为曹雪芹笔下的神仙,无论是作为侍者的神瑛,还是作为仙女的绛珠,能去凡尘俗世上走一遭,中断逍遥自在的仙人生活,他们的心情看起来可不是不愉快的。
其次说地府。先秦典籍《左传》、《庄子》等早就有鬼魂之说,古人认为,人死为鬼,鬼形成另一个世界——地府。人死为鬼,魂归泰山,由东岳大帝负责管理。等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中的地狱概念和中国传统鬼故事结合,阴间才形成了现如今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
地狱的主要功能、伦理道德、鬼与鬼之间的关系,经常是对阳间——现实社会的模仿。人到阴间受审、受罚、打官司,因果报应是阴间律法的中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红楼梦》十六回中,秦钟要死了,秦钟的魂灵百般拖延,小鬼看上去铁面无私,斥责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的。”
然而好笑的是,宝玉来了,都判道:“俗话说得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还是让秦钟还阳见宝玉一面。
阴间对付阳间的人的潜规则是:小鬼们大多欺软怕硬,他们专门欺负身体衰弱、精神不振等弱势群体,但是遇见了正直、有官衔等强势群体,它们却又总是躲得远远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