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2.4 文明

第一幕 这美好的大荒世界华胥国的伐异阴谋得逞,中州的人族对于异族的观感已经变坏了不少。但是有一点出乎了华胥国的预料,火种竟然被成功带出。华胥国也不待步步紧逼,异类的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其实火种的带出离不开一个人的相助,这人就是不久前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位新的神祇——伏羲。伏羲不仅仅只是帮助带出火种这么简单,他也让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的寿命提高了不少,捕猎技能也日渐精湛,人们甚至学会了用兽皮搭建房子与记录简单的数字。
其实,伏羲来大荒世界的本意是为了寻找他的亲妹妹女娲。来到这个世界后,他被这里的美景与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但是发现这里的“文明”并不发达,所以他就决定将“文明的火种”带来这个世界。
善良的伏羲怕吓到这里的原住民,所以他化作了身背背篓、头戴蓑笠的渔夫形象,游走在山水之间。一边教化万民,一边慢慢欣赏这法界的美景。伏羲一直将自己的“知识”分散而教,为了增加工作与捕猎效率,他带领人民创作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后世的《匠心志》详细记载了工具的使用方式与制作方法。为了提升人族的生活质量,他仿造欲界天的居住形式,让人们不再择穴而居,而是住进了土屋或者布棚,改进房屋。
伏羲结识了很多的氏族,如西陵氏族(又称裁缝氏族),并且教会了他们布料的制作方法。(上古纪时,西陵部落出现了一位心灵手巧的可爱少女名叫西陵嫘,后世尊称她为——嫘祖,嫘祖就是黄帝的元妃,嫘祖改进了纺织之法,西陵嫘还为黄帝诞下了一男一女,女孩儿叫玄嚣、男孩儿叫昌意)。伏羲还结交了一位好友名叫仓颉,仓颉是游经以游历打猎为生的聪明猎人。他与伏羲一起为人类文明创造了文字,让人类的文化有了传承。这些文字虽然后世不断新增,但全部被收录到了《字集》中。伏羲似乎在中州无处不在,他既帮助了燧人严,还在游历时结识了善良的姜承,并给姜承拿到燧人严火种的机会,让炎帝氏族掘起。伏羲结识了少典氏族,被少典氏族与有乔氏族忠贞的爱情故事感动。因此,伏羲甚至改进了现有的婚嫁制度,让一男一女结合并诞下后代,结束了大荒世界的孩子只知其父不知其母的时代。
现在的伏羲对大荒世界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他觉得他能赋予人类新的文明火种,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第二幕 伏羲入华胥可是,伏羲慢慢发现,他分散而教的知识并没有快速普及到中州各地,而是作为礼物被送到了“华胥国”,这些部族也因为知识与技术,成功拉进了自己与华胥国的关系。也就是这时,伏羲开始关注这个叫“华胥国”的地方。多放打听之下,听说这里是人族母亲的故乡,伏羲想起了自己到达这里的最初的目的,寻找自己的妹妹女娲。于是,伏羲决定独自去往“华胥国”。伏羲既想将自己先进的“学识”与“知识”对华胥国倾囊相授,更想打听到妹妹的消息。
现在的华胥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贪欲与欺骗建立而成的部落首领,而是一个有着森严体系的内部结构的“国家”。华胥国以“云纪”命名官名,分级而治理,虽然华胥国内部,人与人的内斗愈演愈烈,但中州其他各个部落视“华胥国”为大地之母的孩子,加之华胥国使用祭祀等手段让自己在中州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样反而是从整体上看,大荒世界却是日渐稳定。多年的沉积之后,华胥国俨然变成了中州的“中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