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1995 年5月8日,一代歌后邓丽君因哮喘病发作,猝逝于泰国清迈。
5月28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她长眠于“筠园”。
“邓丽君是华人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人民网是这样评论她的。可以说,邓丽君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应该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说起。
1.年少轻狂,闯荡东南亚
邓丽君的故事分为在东南亚发展、在台湾发展和在日本发展三个阶段。在东南亚发展的时期,是邓丽君最艰辛的一段时间,这个艰难,既有五六十年代国际环境严峻的艰难,又有初出茅庐、年少轻狂闯荡时的艰难。正如管老在书中介绍的一样,经历过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也经历过炮火、经历过硝烟。这一切都从他们踏出国门,走向越南开始。
那时候年轻,可以用“开拓”和“闯荡”两个词来形容当时的生活。我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感受的,是苦难,是泪水,是遗憾,或者是幸福……无论它是什么,都会有收获。“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少年多可贵,可贵在它有资格去碰撞,去鲁莽,去吃亏,甚至是去浪费。跌跌撞撞才是真。我的少年时期就是这样磕磕碰碰走过来的,带着邓丽君和邓妈妈一同踏上越南土地的那一刻,就掀开了我真正闯荡演艺圈道路的第一篇章。
那时我们是在越南堤岸丽声戏院演出。我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我会把整个演出弄得有声有色,我请来乐队伴奏,也让乐队的人穿插着唱歌,这样不会让丽君小姐太劳累,一场演出我会上台主持,再夹杂一些客串的演绎使整场不那么死板。挑选演员、挑选乐队、演出策划、给全团办理签证、带领团队,甚至我还亲自去主持全场节目,还兼演出……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我们却经常忘记外面正是战火纷飞,每分钟都可以听到远处传来枪炮声。可能在那样的环境里,人们都麻木了,都不知道什么叫“怕”了吧!
2. 古怪精灵,语言怪咖
邓妈妈曾经回忆说,初到日本时,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学日语,她的语言天赋很高,从20岁开始学日语,很快就可以跟当时日本邻居聊天,最后到能够用日语唱歌,并被日本人接受,并横扫日本歌坛的程度。
除了日语,英语、法语、泰语和印尼语她也是或精通、或交流无障碍。在汉语中,众多种方言也难不倒她,粤语、闽南语、潮州话、客家话以及母亲老家的山东话等。
后来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说是邓丽君为自己走的一招险棋,阔别母亲等亲朋好友,独自闯荡日本,并最终获得超高人气,这背后的一切,都是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
全部从头开始,是一种勇气。1974年,邓丽君已是红得发紫的女歌手,但苦于想要突破自我,她作为新人,以Teresa Teng为艺名,和日本宝丽多唱片签约。她到日本后的第一张唱片《无论今宵或明天》并没有一鸣惊人,但紧随其后的一首《空港》就从700多位新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歌手赏”,这是邓丽君整个演艺生涯最记忆犹新的奖项。随后,陆陆续续的演出纷至沓来,让邓丽君在日本风靡一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