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短篇小说《杀俘》

杀俘
40岁左右的维尔利特是苏联塔斯社的一名战地记者,自从卫国战争爆发以来,他就被上级派往苏军某步兵团,一直随军,亲身见证了好几次大规模的战役,因为运气太好,才一直活着。
几年下来,他写下了不计其数的战地通讯稿。当然,所有的稿件在战时必须经过所在师政治部的审核,通过以后才能发往莫斯科的塔斯社总部。除了当战地记者,他还得兼任另一个临时性的“职业”——书信代写员。他所在部队的战士中,有些人的文化水平还不高,以前就是牧民、猎人之类的,认识不了几个字,所以在战斗的间隙,常常就会请他帮忙代写家信,寄给后方的亲属。当然了,这些信件也得经过师政治部的审查才能寄出去。
每打完一场惨烈的战役,维尔利特所在团都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始终保持满编。但是,维尔利特细思恐极地发现,每次部队休整时从后方运来的新兵中,男孩越来越少,女孩越来越多。经过三四次这样的损失——再补充,维尔利特惊讶地发现他所在的部队的女兵比例已经高达近8成了。这说明男孩们已经大量地战死而后方已经没剩下多少适龄男青年了。战争是如此惨烈,以至于具备了记者这个职业善于把握问题的敏感性的维尔利特有时候不禁思考战后祖国会面临男女比例失调的严重状况,那可怎么办。看来有不少女孩子要守寡了。除了基层战士,军官也是这样,维尔利特见证了该团的五任团长和六任政委。现在的团政委彼得罗夫中校是为数不多的男性军官了,团长拉达诺娃中校和一大批女性参谋、营级和连级指挥员一起挑起了大梁。维尔利特有时候会觉得苏维埃国家的女性经过妇女解放运动的锻炼,真是厉害,他也自愧不如。
转眼就到了1945年初,德军败局已定。维尔利特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负责攻打中欧某国一个小城镇,该镇有德军一个党卫军的团驻守。经过前期的侦查,该部指挥员了解到,虽然名义上敌军有一个团,但由于敌军打到现在,也已经严重缺编了,实际能战斗的也就六个连左右的兵力,而且里面还充斥着大量15岁以下的少年兵,战斗力大不如前。但是,这支敌军的番号始终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侦察兵一个“舌头”都没有抓到,看来要搞清楚这支敌军的番号,只有等打完这仗,再查看敌军尸体或者问俘虏了。即便如此,这些党卫军的少年兵在狂热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的洗脑下,仍然表现出了十分顽强的战斗意志。维尔利特所在的步兵团,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才终于拿下该城镇,将对手成建制地歼灭。敌人绝大部分坚持战斗到死,十分顽强,被俘的只有20来人。维尔利特陪同团政委——彼得罗夫中校一看,这些俘虏都是清一色的少年兵,看样子都在15岁以下,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他赶忙给这些少年党卫军战俘拍下照片。
他们当中有的人不屈,有的人不甘,也有的垂下头去,感到羞耻,作为败军不敢面对镜头。
维尔利特和他的战友们本来还指望能从敌军那里缴获一些好吃的牛肉罐头、巧克力之类的军用干粮,结果发现敌军的干粮还没他们自己的好,和战争初期差异很大——不过这正说明了敌人已到穷途末路,国内的工业生产、后勤补给什么的完全都不行了。本来从这些战俘的神态、相貌就应该知道他们的伙食不会太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