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常被世人误解的薛宝钗,才是真正难得的好女孩(2)

2023-04-26红楼梦薛宝钗 来源:百合文库
咏柳絮诗是,“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
宝钗有诗才,却不以此为本分,也多不屑于此。黛玉,湘云,香菱三个人可以一拍即合,为诗成魔痴狂,可是宝钗却只是应景而已。不刻意,却屡成绝唱,不俗套,不颓丧,宝钗之才源于多识。
三、博学多识的宝钗
宝钗生日点了《西游记》,《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样的“热闹戏”。宝玉先是不屑,宝钗就给他讲这出戏:““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 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
从排场到词藻,从《点绛唇》到《寄生草》,宝钗说得头头是道。宝玉央求宝钗念给他听,宝钗便娓娓道来:“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看宝业的反应便知,宝钗并没有言过其实,她点的戏,看似热闹,实则大有内涵。黛玉讥讽宝玉,更是从侧面写出了宝钗的多识。连才女林妹妹都吃醋了,可见,宝钗见多识广,才学深厚。
后来,宝玉因为与黛玉闹了别扭,竟然参起禅来,被黛玉问而不能答,颦儿自然是聪慧绝伦,宝钗讲五祖六祖问答二实偈子,亦是信手拈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宝玉未悟,有黛玉当头棒喝的功劳,亦有宝钗的博学宏览的苦劳。宝钗懂戏,懂禅机,更通达事理。
纵观全书,宝钗之识无处不在。第七十九回,作者借香菱之口说出,“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还时常夸呢。”贾政对宝玉如此苛刻,能得到他的赞赏,也不容易。
她懂画。惜春奉贾母之命画大观园,宝钗就开了单子告诉惜春需准备哪些东西,一五一十 ,面面俱到。“分主分宾”,又说“该添要添”,“该减要减”,“该藏要藏,该露要露”,如何用色,用什么纸墨,用什么笔砚,在高低疏密等如何安插人物——以致于黛玉嘲讽她开了“嫁妆单子”。
她懂药理。黛玉久病不愈,宝钗宽慰劝解,还帮她分析病情,“昨儿我看你那药方汤,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然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拿起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挑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她懂得管理之道。宝钗协理大观园,除了管家的才能,亦看到她的见识不俗。针对探春的兴利除宿弊的改革措施,宝钗小惠全大体,她用《不自弃文》提醒探春不可利欲熏心,她懂得“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词者嗜其利”。
她提议,让那些承包得利的老妈妈们到年终时也要拿出一部分钱来,分发给园中虽没能承包的人,大家都受益。为此,她还对承包的老妈妈们说:
“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顾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支花儿,你们有冤案还没处投呢。他们也沾带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的,他们就替你们照顾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