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豆瓣9.0,听她的故事,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勇气

2023-04-26教育文化女性家庭 来源:百合文库


离奇,边缘
十七岁前她从未上学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美国山区,有这样一个家庭:孩子们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生病、受伤从不就医。这个家最与众不同的是:孩子们不去上学。 这就是塔拉的家庭。
塔拉
父亲经营一座垃圾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从小,塔拉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是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他们与世隔绝,相信世界末日终将到来,每天都在囤积物资,做生存准备。 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是我们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但塔拉不是,她的童年只有废铜烂铁、桃子罐头、枪支弹药。
没有读书声,更没有大学的影子。
她一度笃信自己的未来就是早早结婚生子,继承母亲的工作去替人接生孩子。 
她的人生不由她选择,一切仅因父亲的奇怪信念:学校是洗脑的地方,送子女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 父亲偏执狂热,母亲顺从隐忍,这个家庭偏离主流太远,灾难如影随形。一家人伤痕累累,瘀青、擦伤、车祸、坠落、脑震荡、腿着火、头开花,但他们仅靠母亲收效甚微的草药治疗,将体会苦难视为一种赐福。 令人难以想象,这一切戏剧性事件就在我们的现代社会真实地上演。
2
觉醒,逃离教育打开新世界
随着塔拉步入青春期,父辈主张的不容置疑的声音开始在她心中动摇。
父亲不顾她的安危,一次次将她推向咆哮着的几乎要将人脑袋咬下来的轧钢剪刀;一个哥哥屡屡出现暴力倾向,把她的头按进马桶,掐住她的脖子叫她妓女;母亲无视她所受的委屈而选择沉默。
家的形象变了。家庭所谓的忠诚信条,成了围困她的牢笼。 
她的一个哥哥通过自学离家上了大学,为她播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废料场沉闷而危险,家之外是否有一个可以救赎她的不同的世界?
当她拆下散热器上的铜,将第五百块钢扔进分类箱时,属于她自己的声音渐渐苏醒:离开家,去上学。那时她只有十六岁,在替父亲工作的间歇偷偷自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
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她收获了一个奇迹:大学入学通知书。
十七岁,她才第一次走进真正的课堂。大学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论文为何物,不明白教科书是用来读的,错认欧洲是一个国家,甚至不认识“大屠杀”这个词,以为犹太人被杀害不过五六个人的规模。
她生活中处处感觉自己格格不入,起初没有朋友,与室友相处艰难。她不明白同居一个屋檐下需要承担家务、如厕后要洗手这样简单的道理,因为她被这样教育长大:洁净是虚伪,污垢才是诚实。
尽管身在大学,她仍未走出大山,仍未找到摆脱父母教诲的所谓真理、开始全新生活的勇气。 她被割裂成两个人:一个被家庭紧紧捆绑,不舍离去;另一个想要展翅高飞,追逐自我。
摆脱无知是一条艰辛的路,塔拉凭借毅力和信念,从不及格生成为全优生。她获得去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继而在那里攻读硕士,又成为哈佛大学访学者,最后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