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林黛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2023-04-26红楼梦林黛玉 来源:百合文库
少年时读红楼,凡黛玉出场,便认真细读,看她如何风习袅袅,盈水间展豆蔻年华,又看她如何一腔逝水深情,流年幻灭芳华;又如何“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中年时再读红楼,虽读出万艳同悲,但仍唯有黛玉最为令人心心念念,唏嘘感叹。一部红楼,及等读完黛玉之逝,忽觉人生一片苍凉,世间情事万般无奈,千般愁苦。
茫茫尘海,生命瑟瑟于天地岑寂,缱绻深情从来万古难全,美到极致的生命必然就意味着一种注定的残缺。抑或,所有美的存在必定会成全一个错误,若深情一旦被辜负,必定以死来句读: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一、林黛玉之美
黛玉之美,只可意会。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直呼:“神仙似的妹妹”。“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派超凡脱俗的美,“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就是黛玉之美的形象写真。如此雪容玉貌,兼具梅花的高洁脱俗,和梨花的无瑕出尘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之美,除了众人眼中的样子,就连鸟儿也为之惊心。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写宝玉白天在潇湘馆被人叫去吃酒,林黛玉放心不下,晚上就过去看,结果因为宝钗来的比黛玉早,偏偏晴雯大小姐脾气犯了,没听出来,不给黛玉开门,还数落了一顿。
黛玉心下凄惶,七想八想,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黛玉之美,美在超尘脱俗的空灵气质、其神韵、风采、灵秀以及书卷濡染的气质,可令花落,可使鸟惊,这样的美,又如何能够成为肉体凡胎于尘世,被你我看见?
因此,才总是令那些饰演黛玉的女子,无法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因为,任是如何冰肌玉骨的女子,都无法契合读者心中想象出来的黛玉那种只可意会的神韵之美。
二、林黛玉之慧
黛玉之慧,无与伦比。黛玉的聪慧想起来真是令人心疼。五岁跟着雨村读书时,就知道避讳念书中和母亲姓名相同的字,凡遇到书中“敏”字,就读“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直到贾雨村偶遇故友冷子兴,冷子兴跟贾雨村述说林如海和贾府的关系,贾府上下七七八八的事,贾雨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女学生黛玉不肯读和写“敏”字,可见黛玉的悟性灵性成熟之早。
及至母亲生病,小小年纪就晓得为病榻上的母亲侍汤奉药;母亲病故,她守丧尽哀;初进贾府,更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如此时时事事都要琢磨思量,连湘云也说她:“我就不像你这么的心窄”。黛玉的聪慧,使得她在接人待物上处处思虑“心较比干多一窍”:又因为她的寄人篱下的处境,而比她人更多出一层忧虑,多愁善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