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知乎转载——《中国网络小说发展历程》


1985年,古龙辞世,追悼会上倪匡和三毛抱头痛哭,众人痛饮48瓶XO,送别一个时代。
一年后,台湾报纸停掉了武侠专栏,香港艺术馆临时馆长黄易气不过,辞职隐居,在大屿山中续写武侠。
出版社认为武侠时代已终结,但对黄易的玄幻小说大为期待。
九十年代后半场,《寻秦记》《覆雨翻云》《大剑师传奇》,一本本小说自大山流出,风靡港台。
拨号上网的年代刚刚开始,港台年轻人看完纸质书,一字一句敲入BBS论坛,再由内地大学生翻成简体,扩散传播。
寻秦记中的虎躯一震、大剑师中的后宫种马,成YY文化基石,风靡论坛。
香港按册发行,论坛更新缓慢,煎熬等待中,书迷开始自己写书。
那些小说大多开篇磅礴,收尾潦草。热情一消散,连载小说便成负担。
搁笔的理由千差万别:身染重病无力为继,老婆待产百事缠身,还有人干脆让主角自宫,自嘲太监。
最有名的是亲王马伯庸,故事正入佳境,一颗小行星意外砸下,终结一切。
坚持下来的作者,成为网络文学最初的火种。
广西大学生老猪,失恋后去黑网吧消磨时间,在武侠论坛旧雨楼写了《紫川》,写完就忘了,过了几个月发现有人在催,才决定续写。
在吉林长春,动画设计师王超追书追到断更,心头火起,在论坛上续写,没想到被粉丝大骂狗尾续貂。
窗外的长春积雪未消,王超化名流浪的蛤蟆,在西陆论坛码下《天鹏纵横》。
同样拿起笔的还有采购员张戬。
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建卖过期货,当过鞋厂工人,做过布店伙计,工作6年,没一份工作干长久。他唯一爱好是看书,一个月就看完论坛上所有奇幻小说。
无书可看,他索性写书,用QQ昵称作笔名。萧鼎,萧是金庸小说大侠之姓。
他的小说名叫《诛仙》。每晚八点,他准时现身网吧,将手写稿上传。
两年后,萧鼎拿到小说网站2.8万买断费时惊讶,“网上随手写的东西也有价值?”
那些年,写书只是爱好。武汉大学生血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宅在合租房内,昏天黑地写书。他和萧鼎一样,写书是因已无书可追。
写书能让他们暂忘现实。
唐家三少因IT泡沫失业,在父亲汽配店短暂帮工后,决定写小说。打开电脑,他就是创世者。
父亲拿着郭敬明的报道问他,“你也写小说,人家也写小说,人家一年可以赚一百万。”
唐家三少低头,他一分钱也赚不到。
一片庞大的荒原在虚空中若隐若现,但最初的游荡者并无察觉。
2001年,幻剑书盟创立,网站前身是多个个人书站联盟。
唐家三少在这里连载《光之子》,萧鼎在这里写《诛仙》,当时默默无闻的都梁,在这里发表了《亮剑》。
不过,他们都不是主角。幻剑书盟当时最有名的作品叫《缥缈之旅》。
后来,有人质疑《缥缈之旅》抄袭民国作品设定。
流浪的蛤蟆为作者鸣不平,作者因为流量高没事,流浪的蛤蟆反被幻剑驱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