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穆拉·纳斯鲁丁只是没有给那枚戒指

2023-04-27 来源:百合文库
盯着作文题,发呆了半个小时,最终我还是决定写下这个奇怪的题目。我在草稿纸上挖掘出了“纪念是否需要实物”,“留白是否有更深刻的意味”等多个角度,最后甚至扯出了“精神是否需要实体承载”这么一个离谱的选项。
但是,我还是没办法说服自己,提笔去称赞一番穆拉的智慧或哲思。相反,我甚至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穆拉使我想起了常常出现在我童年睡前故事里的阿凡提:什么天上的星星和毛驴尾巴的毛一样多啊,什么说自己的死期就在国王前一天,之后就被好吃好喝的供养啊……当初我真是被他的智慧深深“折服”,但现在想来,那真称得上“智慧”吗?我更愿意称之为“聪明”。
多少年了,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也许,穆拉˙纳斯鲁丁,只是不想给出那枚戒指。
中国有纵横家,西方有诡辩者,千百年来,聪明人的语言总是吸引着大批的追随者。语言有着不可否认的强大力量,应用这种力量达到目的亦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追求而不愿懈怠的人,都应当看到机巧语言背后的真相,而非追随着所谓的“智者”,却成了愚昧的拥趸。
一个人,如果不能独立地思考,那么他就和苇草没有区别;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不会思考,那么就将被引向危险的深渊。
我们通过基础教育可以获得知识,但难以获得思想。略览中国社会当今的舆论现状,便觉尚任重道远。我曾经看到过微博上的一个段子,讲述了某博主在微信朋友圈和“毒鸡汤文”、“伪科普贴”的斗智斗勇,结果阿姨妈妈,大叔大伯都一致倒向敌方阵营,宁信骗子,不信儿子,弄得他欲哭无泪。网络上有不少专家,但其中有多少是“砖家”呢?而我们似乎习惯去相信一个头衔,相信一个“大牛”,而不愿意相信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相。
然而,比上述的骗局更可怕的是激烈言辞和偏激行为对社会思潮的指引。当初钓鱼岛事件发酵时,有人鼓吹上街打砸日系车,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竟还有人跟风模仿。每每看到日系车上贴着“钓鱼岛是中国的”贴纸,我的心里总有一点悲凉。现在社会整体的理智提高了,大家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荒谬,再如此煽动已无法成功了,便有人坐在肯德基里,将写上“爱国流氓,来一个砍一个”字样的纸铺在桌上,旁边摆上一把斧头。我想,无论那个说自己是讽刺那些所谓“不理智爱国者”也好,是真正的“碧血丹心”也好,将“爱国”与“流氓”两个字联系起来,就昭示了他混淆视听的不良居心。我在看到那些以爱国为借口的暴力行为之前,先看到了他以反“暴力爱国”为借口的暴力。正如上文已讲到的,“打砸者”并非爱国,如此“反打砸者”,又光彩吗?
当我们的国民不思考,只盲从,以偏激的言语、暴力的行为代替了理性的思考,严谨的分析,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危险了。所以,在危险萌芽之前,我们就应该将其扼杀,不留余地。
王小波大体说过这样的话:明辨是非是困难的,但即便是牺牲了清白的名声,也要去说一些话,否则社会上就只听到那些自以为是的鄙俗的声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