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第一章 鲸跃四海(下)

与末虎鲸同游的巨鲨是斑鼬鲨,他们是居氏鼬鲨的后代。比起它们的祖先,斑鼬鲨的体型更大,也更粗壮,同时也保留了身上标志性的暗斑。
居氏鼬鲨及其牙齿斑鼬鲨仍是冷血鲨鱼,在冰期时只能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复活节岛已经是它们能到达的最南端了。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鱼类捕食者,平均体长10米,最大个体可以达到13米。它们同样继承了祖先的多功能牙齿,几乎可以取食任何种类的食物。当然,它们偏爱肥美的鲸类。
谁也不知道这种鲸和鲨的合作捕猎是何时开始的,但这也并不是难以想象的。现代虎鲸与大白鲨就曾同游过。
虎鲸与大白鲨合作捕猎可能是偶然的高效合作捕猎让二者都尝到了甜头,在一年中的个别时段,斑鼬鲨不再刻意规避末虎鲸,并开始主动跟随鲸群,而鲸也不再驱赶它们。每当天气转冷,大量须鲸和海豚来到斑鼬鲨生活的温暖地区繁殖时,这种合作关系就变得出奇的默契。
末虎鲸可以说把海洋生物的智力发展到了极致。虽然体型和巨虎鲸相比还是相形见绌,但是它们仍有能力捕捉大型须鲸,而且效率奇高。末虎鲸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它们甚至可以组织一支由50头成年雄鲸组成的“别动队”联合捕捉大型猎物和猎物群。每个族群的成年雄鲸可能只有五到七头,而末虎鲸拥有组织多个族群联合行动的能力,说明它们的“语言”已经相当成熟,这得益于末虎鲸特殊的“通婚”政策:每个区域的不同族群相遇时都会同游一段时间,交配后,理论上应该再回到各自的族群,然而总有个别成员会因对恋人的留恋而留在对方的群体中,久而久之就会统一该区域所有末虎鲸族群的语言。这种习惯能够大大增强种族凝聚力,却有一个负面效果——末虎鲸的基因变化缓慢,从这一物种形成以来一直都因地理隔离的效果减弱而没产生过任何亚种,这也为它们的未来埋下隐患。
这是一个海豚的时代。海豚科在第四纪早期就完成了适应辐射,相比于鲸目完全适应海洋之后的第一批霸主抹香鲸类,海豚科成员速度更快,智力更高,社会性更强,也更适应冰期海洋,这些特点让各种海豚成为第四纪海洋中的标志物种。宽吻海豚在那时仍是常见的渔夫,智力和适应性强于其他海豚的它们也在进行适应辐射,演化出许多亚种。被末虎鲸和斑鼬鲨联合捕杀的是体型最大性格最温和的模式种,为了方便区分就直接叫做宽吻海豚好了。不过它们与现代祖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譬如说更粗壮身体,便于储存更多脂肪与氧气,同时也能提升速度。其他亚种有的发展出了更宽的吻部,更大的牙齿,向掠食者生态位发起冲击的野心初见端倪。奈何当时的海洋中强大的巨兽并不少,作为后来者的它们暂时还爬不到更高位。一部分海豚如里式海豚的后代索性将牙齿退化的更为彻底,直接追随着喙鲸的脚步去抢深海食鱿生态位。
公园200万年,新几内亚岛近海。
热带海域冰期的热带海洋显得与其他地区格格不入,温暖的海水成为大多数温水鱼类的摇篮。事实上除了少数冷水鲨鱼,大多数鲨总目的成员都来到了热带地区躲避严寒。种类众多的鲨类直接挤占了绝大多数生态位,直接导致大多数热带地区海豚科的权力真空,除了从此地路过的末虎鲸族群(八成是来找另一个半球的族群通婚的)和深潜型鲸类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海洋哺乳类敢于染指这些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