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忽略这两个字的话,金轮再活一千年也练不成龙象般若功第十三层

2023-04-28金轮法王龙象般若功 来源:百合文库
龙象般若功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反派金轮法王的绝技。龙象般若功是藏密金刚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共分十三层,据传练成之后有十龙十象的巨力,威力无比。金庸先生在书中写到这功夫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那么假如金轮法王真的有无穷的寿命,能再活一千年去练这门神功,他能练成吗?
灵冲霄认为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什么是龙象般若功谈到龙象般若功,受原著和一些同人小说的影响,很多读者都认为龙象般若功的威力在于其龙象巨力。但如果只是练成后有十龙十象的巨力的话,这门功夫干脆就叫“龙象功”就行了,为何还要加上“般若”二字呢?
作为佛教藏密金刚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毋庸置疑是一门佛门神功。这门武功从名称上看“龙象”和“般若”都是佛教名词。“龙象”是佛教内的一种隐喻词汇,只因龙、象各为水上、陆上之最有力者,所以佛教内用“龙象”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般若”一词无法用语言来尽述其义,强行解释的话可以理解为无上智慧,终极智慧的意思。
从名称翻译来看,龙象般若功可以翻译成如龙象一般勇猛有力的得证无上智慧的功夫;或者是一门无上智慧的功夫可以启发出如龙象一般勇猛有力的大威能。但无论怎么翻译,“龙象”二字都是一种隐喻,就像“金刚”“狮子”“大日”等词汇一样,都是来形容佛法的广大和威仪之用的。打个通俗点的比方,这种隐喻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他笑得像花一样”“他这个人很阳光”等表达方式一样。人哪儿能真的长得跟花一样,又怎么可能像阳光一样。
同理,单纯从“龙象”二字上认为龙象般若功就是十龙十象的龙象大力也是十分浅薄的见解。这里灵冲霄认为龙象般若功的精髓,不在“龙象”而应该是“般若”。正如六祖慧能以手指月以喻佛法,手指只是修持佛法的方向,明月才是佛法的所在。
其二:为什么没有人能将龙象般若功练到顶层金庸先生在原著中设定认为这功夫循序渐进,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
只是人寿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这一来,往往陷入了欲速不达的大危境。北宋年间,藏边曾有一位高僧练到了第九层,继续勇猛精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
正如《天龙八部》中扫地僧劝解萧远山、慕容博和鸠摩智三人之理一样,他们三人在佛法修为不够的情况下强练少林佛门武功,所以才落下隐患,最终由佛法武功均已超凡脱俗的扫地僧来给他们化解。
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牙,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间,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为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