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豆腐脑

2023-04-28 来源:百合文库
民国时期,盛夏的天气,老北平也就早上还凉快点儿。
李家是卖豆腐脑的,到现在已经开了七八十年了。在几年前他家卖的只有咸豆腐脑,后来他家小孙女支撑起豆腐摊后,就咸甜都卖了。一般来买的都是老顾客,基本上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
“王婶子,您的两碗咸的,一碗要黄豆,一碗不要。”王婶子刚走到摊子前,还没说话,李家姑娘就都装好了。“唉,好。给你钱。”顺着就把钱放到了李柳的手中。“那您慢走啊,王婶子。”王婶子应了一声,走了几步路,又回头看了一眼垂下头的李柳,心中也只有一声暗暗的叹息:要不是那臭小子非是不要,李柳这么好的姑娘娶回家来做媳妇儿多好。可以喽。
这王婶子是老邻居了,从李老汉在北平城卖豆腐脑开始,就时不时过来买,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后来结了婚,婆家也近,一直也就没有断过,隔几天就要来买一次,说是豆腐脑还是李家的好喝,别的地方都不是这个味儿。一开始是卖四碗,家中公婆健在;现在还是四碗了,公婆健在,儿子离家打拼去了。
李柳支应摊子也有几年了,到她手里,才开始卖甜豆腐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怪脾气,老北平口重,就爱咸口,甜口一天卖不出去几碗,还非要开这个口子。准备的还特别精心,红糖白糖的汁儿都有。一般来买甜的客人,都不是老北京人,外地的,天南地北的哪儿都有。来买的时候,就这几句话
“老板,来碗甜的”
“要红糖的还是白糖的”
“白糖的”,要白糖的,一般到这儿话就结束了。要是要红糖的,一般还有句话
“这吃红糖的少啊,都嫌弃红糖的腻歪。给您放多少?”
“少半勺就好”,话到这儿也就结束了。红糖要的都少,偶尔一半次,有要一勺半的,这都算件稀奇事了。每到这是李家姑娘都会停一下,弄好后再提醒一句,提醒的话不尽相同,左不过是要要是嫌腻了,言语一声,再给你做一碗。
其实这甜豆花啊,老李家刚来北平的时候也是卖过的,就是没市场,后来才关了。听李老汉说,卖豆腐脑是从他爷爷的爷爷就开始的。原先啊,他爷爷的爷爷就是在上海卖豆腐脑的,李老汉还不叫李老汉,还叫李娃子的时候,他家在上海卖的是甜豆腐脑。就在一个弄堂出来的街角,支个摊子,来买的都是过往的邻居。因此,刚到北平还是卖的甜的,结果不受欢迎,这才改成了咸口。有了顾客,老李家才在北平站住了脚。
这天,有个男子来了摊子前,李柳也没抬头,直接先问:“要咸的还是甜的。”来人先没说话,过了两三秒才说“甜的”。李柳还正纳闷:这人咋不说话,这才抬头看去。只见这男子身着长褂马甲,外穿大衣,看起来很是精气神,接口说到
“要红糖的还是白糖的”
“红糖的”
“这吃红糖的少啊,都嫌弃红糖的腻歪。给您放多少?”
“一勺半”
“要是嫌腻歪,您说一声,给您换一碗。”
那个男子坐下开始吃了,等吃完,李柳过来收钱,顺便给了一张叠好的便条,男子付完帐就走了。清晨时分,人来的不集中。李柳看着离去的,又急急忙忙低下了头,开始了忙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