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岩漫谈】甫志高——利令智昏之人,终将遗臭万年

2023-04-01小说杂谈红岩书评 来源:百合文库
1948年的山城重庆,依旧云雾缭绕。
重庆作为1945年重庆谈判的召开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于是在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共地下党便在重庆发展起来。直至1948年,重庆地下党已形成了坚实的根基,游行示威,抗丁抗粮等群众运动就像一颗颗炸弹,在敌人的心脏处炸响。
但另一方面,重庆作为国党的陪都,自然是重点防范之地。工厂,学校里安插着特务;街头盘踞着便衣,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反动派大肆制造“白色恐怖”,妄图搜寻到地下党的踪迹。
但就在这相持的关键阶段,重庆却爆发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挺进报事件”,核心刊物《挺进报》被破坏,大批地下工作者被逮捕、川东及重庆的组织遭受严重破坏。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不是什么手段高强的敌特,而是一个变节投敌的叛徒。
那个人,就是《红岩》中的反派人物——甫志高。
电影《在烈火中永生》 甫志高剧照
甫志高投敌前是重庆地下党的沙磁区区委委员,还兼任着银行经理,负责经济工作,在党内的职务并不低。他关心群众运动,为地下党提供开支,还主动帮助解决炮厂纵火案后工人的生活问题。在工作方面,他搞过联络站,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
以上看来,“甫志高是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这句评价,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方方面面看起来都无可指摘的人,在被捕后却毫不犹豫的成为叛徒,供出了如许云峰等大批的地下党员,他还带着特务,抓捕了他的原上级,下乡多时的江姐,使重庆的地下工作遭受了无可弥补的损失。
说实话,当笔者在第一次读到甫志高叛变的那几个章节时,心里是十分惊讶的。我被“甫志高为什么要叛变”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当时的我甚至还有一点怜悯这个人。也许甫志高的叛变另有所因?
但当我重读《红岩》,关注到书中更多的细节时,我才恍然大悟。甫志高的变节,与任何人无关,完全是出于他自身的劣性,或者换句话来说——
叛徒不是说当就当的,气节不是说丢就丢的。
甫志高首次出场在第一章,那是在炮厂被特务纵火后,余新江到他家中汇报情况,书中对甫志高家中的环境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小小的客厅,经过细心布置,显得很整洁。小圆桌铺上了台布,添了瓶盛开的腊梅,吐着幽香;一些彩色贺年片和几碟糖果,点缀着新年气氛。壁上挂的单条,除原来的几幅外,又加了一轴徐悲鸿画的骏马。火盆里通红的炭火,驱走了寒气,整个房间暖融融的。”
作者对甫志高的一句话评价是这样的:看得出来,这是个在复杂环境里生活惯了的人。”
一开始,甫志高留给读者(包括笔者)的印象完全是机警,稳重。
然而,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入,甫志高却开始不断暴露他工作上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导致他被捕的“沙坪书店事件”。沙坪书店本是一处备用联络站,由许云峰领导。后来,书店的管理权被移交给了甫志高。许云峰的本意是“书店宜小,开成灰色的,不要卖进步书籍”。这句话很好理解,重庆地下党处在敌人腹地,工作环境艰难恶劣。但甫志高不久后就开始扩大书店规模,创办文艺刊物,而且擅自将郑克昌吸收进书店工作,而依据仅仅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很准”。而到了后来老许视察书店,发现了书店可能存在的端倪后,甫志高不但没有意识到即将发生的危险,而且还固执的相信自己的见解,与许云峰争辩,甚至违反他的指示,执意回家,这才导致了他自己的被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