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倾城之恋》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爱情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倾城之恋》的开头讲了一件似与故事豪不相干的怪事:“上海为了节省时间而拨快时钟”,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永远比外面慢一个钟头,实际上是破落贵族被时代抛弃的隐晦说法。
 <1>第一次读张爱玲的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仿佛记得是哪个同学偷偷从家里拿了来学校的。
读了《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又读了《琉璃瓦》、《金锁记》,还有名字最能唬弄小女孩的《倾城之恋》。
半大孩子读书,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当时只模模糊糊觉得《倾城之恋》是个简单的爱情故事——离了婚、寄居在母家的弱女子白流苏饱受哥嫂欺辱,恰好这时便有个盖世英雄范柳原从天而降,解救她于水火。更妙的是,这个英雄还多金浪漫、擅讲漂亮的情话。
在那个流行席绢小说和各种校园纯爱杂志的“羞耻”年代,这个故事算不上顶浪漫,我也读不出它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唯一记得清楚的,是《倾城之恋》里面有个印度公主,张爱玲写她的皮肤“像飞了金的观音菩萨”,大眼睛里“躲着妖魔”。我想象不出这公主的模样,总觉得:皮肤黄黄的,该不能是个大美人吧?
(印度公主约莫该是这个样子的吧?)
那时读书,更多的是为了猎奇,带着少年人的天真、憨直和傻气,眼睛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读不懂白纸黑字后面的另一重世界——属于成年人的真实世界。
多年以后再读,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滋味——白纸黑字固然不会变,是读书的人变了。
<2>有一种看法,认为《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唯一一个结局圆满的,白流苏和范柳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完满的爱情故事虽然滥俗,却可充当精神安慰剂,不再年轻美貌的灰姑娘也能遇着白马王子,这样的故事,谁不爱看呢?
可讲故事的人不会明说的是,“倾城之恋”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爱情。
白流苏爱不爱范柳原?
决计是不爱的!
故事开始的时候,白流苏已经离婚寄居在娘家七八年了,娘家早已落魄,哥哥嫂子将她的钱挥霍一空后,便再也容不下她了。
连同母亲在内,所有亲人都放弃了白流苏,没有人为她的将来打算。
失去了生活的保障、马上就要被扫地出门的白流苏,只能自己替自己打算。
她想过独立出外谋生,但又觉得这是“低三下四”的事,怕“失了淑女的身份”。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趁着还没有人老珠黄,给自己找一个归宿。
可一个离了婚,青春也快要逝去的女人,最好的归宿也不过是去做一个鳏夫的妻子、五个孩子的后妈。
甘心吗?
当然不!
范柳原就是她的救命稻草。
年轻、未婚、有钱、留洋归来,不管怎么看,都比拖着五个孩子的鳏夫有诱惑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