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7)

)(蒙府本侧批:客居之苦,在有意无意中写来。)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甲戌本侧批:后房门。)由后廊(甲戌本侧批:是正房后廊也。)往西,出了角门,(甲戌本侧批:这是正房后西界墙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宇。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蒙府本侧批:灵活无一漏空。)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甲戌本侧批:二字是他处不写之写也)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甲戌本眉批:这正是贾母正室后之穿堂也,与前穿堂是一带之屋,中一带乃贾母之下室也。记清。)便是贾母的后院了。(甲戌本侧批:写得清,一丝不错。
)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甲戌本侧批: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使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蒙府本侧批:大人家规矩礼法。)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蒙府本侧批:作者非身履其境过,不能如此细密完足。)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甲戌本侧批:夹写如海一派书气,最妙!)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的改过来,(蒙府本侧批:幼而学,壮而行者常情。有不得已,行权达变,多至于失守者,亦千古同慨,诚可悲夫。)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然后盥手毕,又捧上茶来,方是吃的茶。(甲戌本侧批:总写黛玉以后之事,故只以此一件小事略为一表也。 甲戌本眉批:今看至此,故想日前所阅“王敦初尚公主,登厕时不知塞鼻用枣,敦辄取而啖之,早为宫人鄙诮多矣”。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饮一口,不为荣婢所诮乎?观此则知黛玉平生之心思过人。)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李、凤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甲戌本侧批:好极!稗官专用“腹隐五车书”者来看。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院外一阵脚步响,(甲戌本侧批:与阿凤之来相映而不相犯。)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甲戌本侧批:余为一乐。) (蒙府本侧批:形容出姣养神。)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甲戌本侧批: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似此应从《国策》得来。 )(甲戌本侧批:这蠢物不是那蠢物,却有个极蠢之物相待。妙极!)
(注:稗官:即为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汉书·艺文志》中记:“小説家者流,盖出於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説者之所造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