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苏轼写了一首诗,后成男追女经典名句


在古代,诗人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身份,上至皇帝,下到文武百官,很多人都以作诗为乐趣,在这其中也诞生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包括唐朝的李白,白居易, 还有宋朝的柳永,晏殊等诗人。
这些诗人在作诗上各有各的风格,有的诗人豪放大胆,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理想和抱负;而有的诗人做的诗和他的人一样,更偏向于安静平淡的田园生活,表达的是一种舒适安逸的心情。
但无论如何,我们印象中诗人这个身份,更多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学,一种高雅志趣,然而很多诗人却非常的随性,不惧世俗的眼光和议论,终日与歌妓为伴。
像前文提到的白居易,柳永等人,还曾为歌妓的歌曲作词,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他们的诗很多时候也因为歌妓的传唱而受人欢迎。
而这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位叫做苏轼的北宋诗人,他也是众多同歌妓交往密切的诗人中的一员,而且据传闻,他身边一个叫做王朝云的侍妾就是歌妓出身。
而本篇要讲的是一次宴会之中,一位歌女因为向苏轼劝酒,苏轼为了博取她的欢心,做了一首诗赠与她,而这首诗更是成为了千古名作,流传至今,一直被后人所传唱,成为男追女的名句。
01 苏轼为官生活和新婚生活
苏轼在历史上拥有着众多的身份,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还有水力学家,他生于公元前1037年1月8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
在嘉祐元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参加首次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和诗坛统领梅尧臣。
苏轼当时的文章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文章中“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文笔流畅,清新洒脱,引起了两位考官极大的兴趣,也被苏轼的文笔所欣赏。
这篇文也让苏轼迅速名声大噪,经历了这次科考后,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苏轼,也知道了他的父亲苏洵,两人正是兴奋之时,却传来了一个噩耗。
原来是苏轼的母亲,也就是苏洵的妻子在家中因病去世,父子俩只能赶回家中奔丧,而苏轼也只能放弃这个机会,先为自己的母亲守丧。
在嘉庆六年,苏轼终于守满丧期,再一次进京参加考试,最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就这样直到治平三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苏轼再一次选择离京回家,为父亲苏洵守丧。
好不容易守丧期满,苏轼也再一次回到京城,然而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苏轼在文坛上的地位早已无人能及,但是在官场上的路途却并不平坦,磕磕绊绊,充满了曲折。
没多久,就发生了“王安石变法”,一时之间朝堂动荡,很多人都无法幸免,包括苏轼曾经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为与王安石变法的看法不同,而遭到贬职被迫离京。
在后来的时间里苏轼曾任过杭州的通判,密州的知州,湖州的知州还有潮州的知州,任职期间,苏轼体察民情,改革创新,在地方治理上很有政绩。
但是这样的平静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发生了“乌台诗案”,原来是新党这些人一直将苏轼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找寻各种机会试图扳倒苏轼,终于在苏轼所写的文章中找到了机会。
猜你喜欢